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巴渠县

巴渠县

①南朝宋置,属巴渠郡。治所在今四川宣汉县东北下八乡(下八庙场)。《寰宇记》卷137巴渠县:“以境在巴州宕渠内,故为巴渠县。”隋开皇初废。唐永泰元年(765)复置,属通州。太和三年(829)属开州,四年(830)又属通州。宋属达州。《元史·杨文安传》:中统三年(1262),“军于巴渠”。即此。元至元二十二年(1285)废。

②南朝宋武帝时置,属巴东郡。治所在今四川开县东北大进镇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清水“源出西北巴渠县东北巴岭南獠中,即巴渠水也”。县取巴渠水为名。北周天和元年(566)改为万世县。


古县名。南朝宋置,治今重庆市开县东北。属巴东郡。隋开皇初废。唐永泰元年(765年)复析石鼓县置。属通州。太和三年(829年)属开州。次年属达州。宋因之。元至元二十二年(1285年)废入达州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海拉尔市

    1940年伪满洲国置,为兴安北省省会。治所即今内蒙古海拉尔市。因海拉尔河得名。1945年划归兴安省。1947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,属呼伦贝尔盟,为盟政府驻地。1969年划归黑龙江省。1979年划回内蒙古

  • 定远营

    即今内蒙古阿拉善左旗驻地巴彦浩特。清为阿拉善额鲁特旗驻地。1952年改名巴彦浩特 (蒙古语意为 “富城”)。

  • 青峰镇

    即今湖北房县东四十四里青峰镇。清有把总驻防。(1)在湖北省房县东部。面积306平方千米。人口3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青峰街,人口 1900。以境内青峰山得名。1949年属青峰区(七区),1958年属青峰

  • 耆英堂

    在今河南洛阳市旧城东旧资圣院。《宋史·文彦博传》: 彦博在洛 “与富弼、司马光等十三人,用白居易九老会故事,置酒赋诗相乐,序齿不序官,为堂,绘像其中,谓之 ‘洛阳耆英会’”。即在此。

  • 鼎山

    ①即今江苏宜兴市东南丁山。清 《宜兴荆谿县志》 卷1: 鼎山 “取三峰鼎立之义。其下有市,陶人多聚焉。俗称丁山”。②在今福建漳州市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9漳州府龙溪县: 鼎山 “在府东北二十五里。山

  • 东梁山

    即博望山。在今安徽芜湖市北长江滨。与对岸和县西梁山相对,合称东、西梁山。又称博望山、望夫山。在安徽省当涂县城西南、长江南岸。海拔84米。与对岸和县西梁山合称天门山。山势陡峻,东南坡较缓。历为江防要地,

  • 沙田江

    在今广西玉林市西南七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8郁林州“桥丽江”条下:沙田江“源出州东南六岑山,俱流汇于南流江”。

  • 仁寿里

    即今福建顺昌县北仁寿。民国时有县佐驻此。

  • 夏家堡子

    即今辽宁清原满族治县西北夏家堡镇。清光绪 《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》开原县图: 东南有夏家堡。

  • 羊场塘

    即今贵州普定县西南绿林乡。清乾隆二十年(1755)设巡司于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