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崇明县

崇明县

明洪武二年 (1369) 改崇明州置,属扬州府。治所在东沙 (今上海市崇明县东北)。八年(1375) 改属苏州府。永乐十九年 (1421) 迁县治于故城北十里秦家符。弘治十年 (1497) 改属太仓州。嘉靖八年 (1529) 迁治三沙之马家浜 (今崇明县东北三沙洪一带) 西南。二十九年 (1550) 又迁治于平洋沙 (今崇明县西北三星镇一带)。万历十三年(1585) 迁于长沙,即今治城桥镇。1914年属江苏沪海道。1927年直属江苏省。1958年划归上海市。


在上海市北部、长江口崇明岛上。面积1041.2平方千米。人口63.5万。辖13镇、1乡,另有8个市属农场、2个军垦农场。县人民政府驻城桥镇。崇明岛是中国第三大岛。原为长江口沙洲,唐武德年间出露水面。五代杨吴于顾俊沙置崇明镇,始有此称。南宋嘉定间设盐场,元至元十四年(1277年)置崇明州,隶扬州路。明洪武二年(1369年)改为崇明县,先后隶苏州府、太仓州。1912年直属江苏省,1914年属沪海道,1927年复属江苏省。1949年属苏北行署区南通专区,1952年属江苏省南通专区。1958年划归上海市。地处长江口,河网纵横。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农产以粮食、棉花、油菜籽为主。工业有发电、电讯、家用电器、服装等。现已被列为21世纪全面开发的地区,作为浦东开发的延伸。岛上交通便捷,并有多个港口辟有至吴淞等地的车、客轮渡线。名胜有东平国家森林公园和金鳌山、学宫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兴安溪

    在今云南路南彝族自治县东二里。《清一统志·澂江府》:兴安溪“在路南州东二里。绕州治西南,会于铁赤河。合流会于盘江”。

  • 草庵石刻

    在今福建晋江市南罗山乡苏内村北。草庵依崖而筑,原为草构,元代时改为石筑仿木建筑结构。庵面宽三间,单檐歇山顶。庵内崖壁上圆拱形佛龛,内雕摩尼光佛一躯,像高1.5米,宽0.8米。其背光雕出光焰四射的纹样,

  • 乖西山

    在今贵州开阳县西北。《清一统志 ·贵阳府》: 乖西山 “一名鲁郎山。元逸士有鲁姓者读书其上。亦名书案山”。

  • 天城山

    在四川万县市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9万县:天城山“在县西五里。四面峭立如堵,惟西北一径可登。又名天生城, 相传汉昭烈尝驻兵于此”。

  • 候雨山

    在今陕西志丹县西一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7保安县 “九吾山” 条下: 候雨山 “旁有石室,天将雨,则此山烟雾四塞,人以为候”。

  • 高平第一城

    即今宁夏固原县城。西汉高平县,因其城险固,号称 “第一城”。《续汉书·郡国志》 安定郡: “高平有第一城。” 《后汉书·窦融传》: 建武八年 (32),“车驾西征隗嚣,融率五郡太守及羌虏小月氏等步骑数

  • 和尼迈拉虎卡伦

    即霍尼迈拉呼卡伦。清乾隆年间置,在今哈萨克斯坦东北境额尔齐斯河东岸。

  • 巴颜乌兰山

    在清外蒙古车臣汗部境。即今蒙古国克鲁伦河上游之北的巴彦乌兰山。清张穆《蒙古游牧记》卷9:车臣汗右翼中前旗“北至巴颜乌兰山”。康熙二十九年(1690),侍郎温达奏:“噶尔丹令奈冲鄂木布, 卜行师,不吉,

  • 云飞寨

    在今湖南邵阳县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宝庆府》:云飞寨“在邵阳县西八十里”。

  • 陆城

    即今湖南岳阳市东北陆城镇。《清一统志·岳州府二》:陆城“在临湘县(今陆城镇)东南三十里。吴陆逊屯兵下隽,建昌侯虑筑土城以居之,故名。今板桥里土城,是其遗址”。区片名。在湖北省枝城市东部、清江汇入长江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