①亦名官渠。在今四川彭州市西南十七里蒲阳河上。《元史·河渠志三》:“外江东至崇宁,亦为万工堰。堰之支流自北而东为三十六洞,过清白江堰,东入于彭、汉之间。”《明史·河渠志》:天顺二年(1458),“修彭
即今贵州习水县治。清道光《遵义府志》卷6仁怀县:东皇殿在“城西北”。
清宣统元年 (1909) 析海城、盖平二县地置,属奉天省。治所即今辽宁营口市。1913年改为营口县。清同治五年(1866年)置,治今辽宁省营口市。属奉天府。宣统元年(1909年)升为直隶厅。1913年
在今河北涞水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涞水县:石龟山“山岭有石状如龟,内有岩,可容千百人。下有龙湫。又山左一洞,深不可测,相传外狭内宽,有路可通广昌”。
指今陕西省中部平原地区。因春秋、战国时这里为秦国地而得名。《汉书·娄敬传》 有 “秦中新破” 句,唐白居易有 《秦中吟》 诗。皆指此。古地区名。指今陕西省中部平原地区。《汉书·娄敬传》:“秦中新破。”
①唐贞观十四年 (640) 置,治所在金满县(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北二十五破城子)。《元和志》 卷40: 庭州 “因王庭以为名也”。长安二年 (702) 改置北庭都护府。②北宋大观元年 (1107) 置,
又作拉则卡门定。在今西藏南部,门隅地区达旺西北三十四里处。藏语意为山顶房屋。原隶属于西藏地方政府管辖,为门隅三十二错、定(错、定是当地的一级行政区划) 之一。1951年被印度政府非法占领。
在今甘肃敦煌市西南。《清一统志·安西州》:巴颜布喇“在敦煌县西南一百二十里,通伊逊察罕、齐老图及当色尔腾柴达木之要路”。
一作呼孙古儿泊。在清唐努乌梁海东境。即今蒙古国库苏古勒省库苏泊。《清一统志·喀尔喀》:库苏古尔泊“在色楞格河西北六百里许,周围百余里,中有山,名魁博尔多克。其水东南流,为额赫河”。
即今湖北云梦县北十六里义堂镇。清光绪《湖北全省分图》:云梦县北有义堂镇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