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小黄河

小黄河

①元时对卢沟河的俗称。即今河北永定河。《明史·河渠志五》:“《元史》名卢沟曰小黄河,以其流浊也。”

②指旧黄河。在今安徽西北部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颍州:“洪武二十四年,黄河决于河南,由陈州合颍,径太和县,又径州城北,又径颍上县,至寿春同入于淮。永乐九年,河复故道。宣德、正统、成化、正德间,河、颍时通时塞,俗亦称颍为小黄河。”

③淮水支流潢河下游的俗称。在今河南光山、潢川二县境。《明一统志》卷31汝宁府:小黄河“在光州治前。源出湖广麻城县分水岭,北流合恨沟入淮”。《清一统志·光州一》:黄水“自湖北麻城县界流入光山县,名官渡河,东流至州西北,名潢河,又曰小黄河”。

④即瑟水。在今河南罗山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0罗山县:小黄河“在县南门外。源出灵山,萦绕县城,东流合于竹竿河”。

⑤即今云南罗平县东之黄泥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4亦佐县:小黄河“在县治旁。四时色黄,因名”。


古水名。(1)元末贾鲁治河,疏浚自黄陵冈(今河南兰考县东)东出徐州的黄河下游河道。明洪武二十四年(1391年)河决原武县(今河南原阳县西)黑洋山,折东南夺颍入淮。而贾鲁所浚治河道,虽未断流,但水脉微细,故俗称小黄河。(2)今河南省扶沟、淮阳、西华等一线的沙水(即宋蔡河故道),屡为黄河所夺,故俗称小黄河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崇德州

    元元贞元年 (1295) 改崇德县置,属嘉兴路。治所在义和市 (今浙江桐乡市西南三十二里崇福镇)。明洪武二年 (1369) 复改崇德县。元元贞元年(1295年)升崇德县置,治今浙江省桐乡市西南崇福镇。

  • 琵琶沟

    在今河南开封市南。《新唐书·李光颜传》: “李㝏乱汴州, 诏总军出讨, 朝受命, 暮即戎。翌曰,拔尉氏,与汴人战琵琶沟。” 《寰宇记》 卷1开封县: “琵琶沟在县南 一十里。西从中牟县界

  • 秋栅

    在今安徽霍邱县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兴元元年 (784),孝希烈遣将杜少诚取寿州及江都,寿州刺史张封建“遣其将贺兰元均、邵怡守霍丘秋栅,少诚竟不能过”。即此。在今安徽省霍邱县北。唐兴元元年(784年)

  • 康浪水

    今山东青州市东康河。《水经· 巨洋水注》: “巨洋水又东北合康浪水。水发 (剧) 县西南��山……康浪水北流, 注于巨洋。” 《寰宇记》 卷18引 《三齐记》 云: “宁戚

  • 施南府

    清雍正十三年 (1735) 置,属湖北省。治所在恩施县 (今湖北恩施市)。辖境约当今湖北西南部建始、宣恩二县以西地。1912年废。清雍正十三年(1735年)置,治恩施县(今市)。属湖北省。辖境约当今湖

  • 吴公坝口

    古之白道。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西北坝口子村。光绪《绥远旗志》卷2:“白道岭在城北三十里。俗名吴公坝。”

  • 岠嵎山

    在今山东栖霞县东二十里。岠嵎水出此。《宋史·仁宗本纪》:庆历六年(1046)三月,“庚寅,登州地震,岠嵎山摧”。《金史·仆散安贞传》载:益都杨安儿起义,据登州,金将仆散安贞败之”。杨安儿与汲政等乘舟入

  • 东不羹

    城名。在今河南舞阳县西北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颍川郡定陵县:“有东不羹。”《水经·滍水注》:滍水“东径东不羹亭南, 亭北背汝水”。

  • 欣乐县

    东晋置,属南海郡。治所在今广东惠阳市东北东江东。南朝宋属东官郡。梁属梁化郡。陈末废。古县名。东晋置,治今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东北东江东。属南海郡。南朝梁改属梁化郡。南朝陈末废。

  • 凉马台 (臺)

    ①又名阅马台。在今河北临漳县西。十六国后赵石虎所筑。《邺中记》: “凉马台高三十尺,周回五百步,后赵石虎所筑。建武六年,虎都邺,洗马于洹水,筑此台以凉马,故以名云。”②在今河南西华县西南。《寰宇记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