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容城县

容城县

①西汉置,属涿郡。治所在今河北容城县北十五里城子村。东汉废。西晋复置,属范阳国,寻废。北魏太和中复置,属范阳郡。北齐天保七年(556) 废入范阳县。唐武德五年 (622) 复置,为北义州治。贞观元年州废,县属易州。圣历二年 (699)改名全忠县,神龙二年 (706) 改名逎县,天宝元年复名容城县。五代周显德六年 (959) 侨置容城县于雄州 (今河北雄县),寻废。北宋建隆四年 (963) 复置,属雄州,治所在今雄县西南。辽又侨置容城县于拒马河北新城县界。自此容城县南、北并置。金初省南容城入北容城。明洪武七年 (1374) 省入雄州,十三年复置,属保定府,景泰二年 (1451)迁今容城县。民国初属直隶保定道。1928年直属河北省。

②南齐置,属临漳郡。治所在今广西浦北县境。梁、陈时废。


(1)古县名。唐垂拱二年(686年)武则天以犯其祖武华名讳,改华容县为容城县,治今湖南省华容县。属岳州。神龙元年(705年)复为华容县。(2)今县名。在河北省中部。属保定市。面积314平方千米。人口24.8万。辖4镇、4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容城镇。西汉景帝中元三年(前147年)置容城侯国,治今县城北城子村。后国除为县。王莽时改深泽县。三国魏复置容城县,属幽州范阳郡。西晋复置,旋废。北魏大和年间复置。北齐天保七年(556年)省入范阳县。唐武德五年(622年)复置,名逎县。圣历二年(699年)更名全忠县,神龙二年(706年)复名逎县。天宝元年(742年)又更名容城县,初属上谷郡,后改属易州。后周显德六年(959年)析南境另置容城县于雄州(今河北雄县)。寻废。北宋建隆四年(963年)复置,属雄州。辽又侨置容城县于今县西北。金,二容城县合并,治今城子村,属雄州。元属雄州。明洪武七年(1374年)省入雄县,十三年复置,移至今县,属保定府。景泰二年(1451年)徙今治。清属保定府。1913年属范阳道,后改属保定道。1928年直属河北省。1938年属晋察冀边区。1949年属河北省保定专区。1958年并入徐水县,1962年复设容城县,属保定专区(1968年改地区)。1994年划归保定市。地处太行山山前平原与白洋淀、文安洼区过渡地带,地势平坦。有拒马河、大清河、白沟引河流经。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。农产小麦、玉米、棉花、芝麻、花生等。为省重要产棉县。工业有服装、玻璃、纺织、造纸等。津保北线、容雄等公路经此。古迹有上坡、南阳、晾马台遗址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思蒙水口

    思蒙江注入岷江之口。在今四川青神县南瑞峰镇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 青神: “本治思蒙水口,武德八年,移于今治。”

  • 永宁府

    明永乐四年(1406)升永宁州置,属云南布政司。治所在今云南宁蒗彝族自治县西北一百零七里忠实村。辖境约当今云南宁蒗彝族自治县北部及四川乡城县、稻城县南部地。清康熙三十七年(1698)属永北府,乾隆三十

  • 槎牙山

    亦作槎枒山。在今安徽定远县西七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1定远县: 槎牙山 “以山势巑屼而名”。《清一统志·定远府》: 槎枒山 “其山巉岩,顶有三叉,奇拔可爱,中有洞曰芝岩洞”。

  • 麻嘉国

    亦作默伽国、天方国、天堂。即今沙特阿拉伯之麦加。为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出生地。南宋赵汝适 《诸蕃志》 卷上: “麻嘉国,自麻啰拔国西去,陆行八十余程方到,乃佛麻霞勿所生之处,佛居用五色玉甃成,每岁遇

  • 溆水

    在今湖南溆浦县南。古名序水。亦曰溆川。又名双龙江。源出鄜梁山,西北流入沅。《楚辞·九章·涉江》: “入溆浦余儃佪兮,迷不知吾所如。”古称溆浦,又称双龙江、溆川。溆,又作序(《汉书·地理志》)。又名序溪

  • 走马水

    即今陕西省北部无定河支流淮宁河。源出子长县西北高柏山下,东流径子洲县,至绥德县入无定河。《后汉书·段熲传》:建宁元年(168),“夏,熲复追羌出桥门,至走马水上。寻闻虏在奢延泽,乃将轻兵击破之”。古水

  • 五原塞

    两汉五原郡边塞的统称,今内蒙古大青山西端、乌拉山南麓及阴山南坡的秦汉长城障塞。据考古报告,汉五原郡境(今包头市、乌拉特前旗)有南北两道长城:南线由呼和浩特市大青山南麓(汉云中郡地)西行,至土默特右旗水

  • 惠民县

    清雍正十二年 (1734) 置,为武定府治。治所即今山东惠民县。1913年废府,属山东济南道。1925年改属武定道。1928年直属山东省。在山东省北部。属滨州市。面积1365平方千米。人口62.2万。

  • 东黄寺

    在今北京市朝阳区安定门外黄寺路北。为清顺治八年(1651)敕建,名普静禅林,是活佛脑木汗驻锡之所。后因寺西又建一座藏传佛教寺院西黄寺,普静禅林遂称为东黄寺。该寺于20世纪50年代被拆除。

  • 寿陵

    ①即南朝齐陈道巨之墓,陈武帝追尊为寿陵。在今浙江长兴县东七里阳乌山。②唐僖宗母王太后的陵墓。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北二十五里。在今浙江省长兴县东阳乌山。为南朝齐陈道巨之墓,陈追尊为寿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