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宣化镇

宣化镇

①北宋置,属六合县。即今江苏南京市北浦口镇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38真州: “宣化镇在宣化山之阳,为建康往来津渡之要。晋五王南奔渡江于此,至今谓之五马渡。”

②一名宣化店。即今湖北大悟县东北七十六里宣化店镇。清尹耕云 《豫军纪略》 卷1: 同治三年(1864) 四月,太平军 “至宣化镇,踞大胜关卡”。

③明洪武中废宣化县置,属宜宾县。在今四川宜宾县西北八十六里蕨溪镇北宣化坝。明置驿及巡司于此。清康熙中俱裁。雍正七年 (1729) 复置巡司,后又裁。


(1)古镇名。即今江苏省南京市西北浦口。在宣化山之阳,东滨江。为长江下游南北往来津要,南岸正对靖安镇。北宋置巡检司及税务。南宋绍兴十一年(1141年),张浚救濠州,为金人所败,驰入宣化,即此。(2)今镇名。(1)在河南省登封市东南部。面积54.5平方千米。人口2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宣化村,人口2540。古称宣化镇。明末王氏兄弟迁居于此,称王家村,后简称王村。1977年复称宣化。1961年析大冶公社建王村公社,1984年改王庄乡,1998年改名宣化镇。产小麦、玉米。矿产有煤、铝土和石灰石。有公路通许巩公路。(2)在甘肃省高台县西部。面积94平方千米。人口1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蒋家庄村,人口590。原名青山堡,后改名为川新堡,1910年前后在此修建一座大庙,名宣化庙,宣化因此得名。1949年属常明区,1953年改九区,1954年改六区。1955年建宣化乡,1958年改公社,1983年复乡,1998年置镇。产小麦、玉米、蚕豆、胡麻、油菜籽。有农具厂、建筑公司、草袋厂等。高金公路经此。境内有台子寺、骆驼城等古遗迹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东下密城

    在今山东潍坊市寒亭镇东南十八里后吉家。隋大业初改潍水县为下密县治此。唐武德八年(625)废。以其在旧下密县城(今潍坊市)东,俗称东下密。

  • 兀良河

    当今内蒙古科尔沁右翼前旗西北洮儿河支流归流河。《明一统志》卷25辽东都司:兀良河“源出沙漠,南流合洮儿河、脑温江入混同江,东流入海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8大宁卫:兀良河“在临潢北。《志》云:源出沙漠,东

  • 高疃集

    即今山东烟台市西南高疃镇。旧属福山县。清光绪 《山东通志》 卷2 《舆图志》: 福山县西南有高疃。民国 《福山县志稿》 卷1 《镇集》: 高疃集 “在县 (治今福山镇) 西南三十五里”。

  • 巧尔齐召革命遗址

    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旧城五十家子街。巧尔齐召为清代建筑的一座藏传佛教寺庙。1925年春,中国共产党北方局派遣吉雅泰等蒙古族同志在归绥(今呼和浩特)等地开展革命工作。中共绥远工作委员会就设在巧尔齐召内的

  • 昆阳州

    元至元十二年 (1275) 改巨桥万户置,属中庆路。治所在巨桥城 (今云南晋宁县东南四里堡孜)。明属云南府,正德四年 (1509) 迁治今晋宁县治昆阳镇。崇祯七年 (1634) 迁治今晋宁县西南二里大

  • 贡噶县

    1913年改贡噶县丞置,属边东道。治所在今四川稻城县南贡岭。后废。旧县名。(1)原为稻城县县丞,1913年改置贡噶县,治贡噶岭(今四川稻城县南贡岭)。1915年裁撤,并入稻城县。该地原属川边特别区、西

  • 皮水隘

    在今湖南城步苗族自治县南。《清一统志·宝庆府》:皮水隘“在城步县南一百二十里”。

  • 云梦泽

    古泽薮名。本在今湖北江陵以东,江汉之间。《周礼·职方》 荆州:“其泽薮曰云梦。”《尔雅·释地》 称“楚有云梦”。《吕氏春秋·有始览》列为十薮之一,《淮南子·墜形训》 列为九薮之一。晋以后的学者将古云梦

  • 高塘市

    即今江西吉安县南高塘乡。清光绪《庐陵县志》 卷3: 高塘市“在县西 (南) 三十里”。

  • 孝义镇

    即今陕西渭南市东北四十里孝义镇。清《乾隆内府舆图》:渭南县东北有孝义镇。(1)在山西省文水县中南部。面积38.9平方千米。人口2.7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孝义,人口 5030。1949年属文水六区,195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