宜迁县
东魏天平二年 (535) 改河南县置,为河南郡治。治所在今河南洛阳市西涧水东岸。北周复为河南县。
古县名。东魏天平二年(535年)改河南县置,治今河南省洛阳市西。为河南郡治。北周复名河南县。
东魏天平二年 (535) 改河南县置,为河南郡治。治所在今河南洛阳市西涧水东岸。北周复为河南县。
古县名。东魏天平二年(535年)改河南县置,治今河南省洛阳市西。为河南郡治。北周复名河南县。
又称小南湖。在今江苏高淳县南,其南与安徽宣州市接界。宋 《景定建康志》 卷18: 固城湖“南北三十里,东西二十五里,环楚王故城,有水四派。湖中流与太平州接界,与丹阳湖、石臼湖号为三湖。东经五堰自常州宜
①西汉元鼎六年(前111)置,治所在汶江县(今四川茂县北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黑水县,邛崃山以东,岷山以南,北川、都江堰市以西地区。地节三年(前67)并入蜀郡。东汉建安末刘备复置,治所在绵虒县(今四川汶川
战国赵武灵王置,秦、西汉治所在善无县 (今山西右玉县南)。辖境相当今山西河曲、五寨、宁武等县以北,恒山以西,内蒙古黄旗海、岱海以南地。东汉移治阴馆县 (今山西朔州市东南五十五里夏关城)。三国魏移治广武
即今广东深圳市宝安区西北西乡镇,临西乡河。清康熙《新安县志》卷3:“西乡河在县西十里。发源阳台大髻婆、大小芳诸山……经西乡入后海。”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山县西。明洪武八年(1375年)于此置巡检司。
在今广东阳春市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1阳春县: 罗湖山在 “县西南五十里。上有天湖,最清澈。其相近者曰旗鼓山,皆高广”。
①即今黑龙江省明水县东兴仁镇。旧属拜泉县。民国《黑龙江志稿》卷2:明水县有兴仁镇。②在今江西于都县东北。《清一统志·赣州府二》:兴仁巡司“在雩都县东北一百里。旧名平头寨,路通闽广,当五洞七径之冲。宋绍
即今马来西亚马来半岛西北部吉打。清谢清高《海录》有专条记述。
唐龙朔元年 (661) 置,属鸟飞州都督府。治所在娑勒色诃城 (今阿富汗东北境萨尔哈德)。8世纪中废。唐羁縻州名。龙朔元年(661年)置,治娑勒色河城(今阿富汗东北部萨尔哈德)。属鸟飞州都督府。公元8
唐天宝元年 (742) 改宋州置,治所在宋城县 (今河南商丘县南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柘城、夏邑经北,睢县以东,山东曹县、单县以南,安徽砀山县以北地。乾元元年 (758) 复为宋州。唐天宝、至德时改宋州为
①春秋战国时巴国别都。在今四川丰都县。东晋常璩《华阳国志·巴志》:“巴子时虽都江州,或治垫江,或治平都, 后治阆中。”《水经·江水注》:江水“东历平都,(东望)峡对丰民洲,旧巴子别都也”。东汉永元二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