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宗胡

宗胡

战国楚邑。在今安徽阜阳市。《史记·赵世家》: “商、於、析、郦、宗胡之地,夏路以左,不足以备秦。”


古邑名。战国楚邑。在今安徽省阜阳市。因春秋胡国,胡姓之宗,故名宗胡。《史记·越世家》:“商、於、析、郦、宗胡之地,夏路以左,不足以备秦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白檀县

    西汉置,属渔阳郡。治所在今河北滦平县东北小城子。县因白檀山而名。东汉废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武帝纪》:建安十二年(207),“塞外道绝不通,乃堑山堙谷五百余里,经白檀,历平冈,涉鲜卑庭,东指柳城”。即此。

  • 新河镇

    ①北宋置,属南宫县。在今河北新河县西二十五里。皇祐四年 (1052) 升为新河县。熙宁六年(1073) 废县为镇。元初复置县,后徙废。②即今天津市塘沽区新河街道办事处。北宁铁路在此有支线通北塘。③即今

  • 石浦后千户所

    明洪武二十年(1387)置,治所即今浙江象山县东南石浦镇。清废。又名昌国后千户所。明洪武二十年(1387年)置,治今浙江省象山县东南石浦。属昌国卫。清顺治十七年(1660年)裁。

  • 大原

    又作太原、大卤。在今山西太原市一带。《穀梁传·昭公元年》:“中国曰大原,夷狄曰大卤。”(1)古地区名。又称大卤。在今山西省太原市一带。《左传》昭公元年(前541年):“晋中行穆子败无终及群狄于大原。”

  • 云需总管府

    元延祐二年(1315)置,后属上都留守司。治所在今河北沽源县北囫囵诺尔东北小红城。《元史·百官志六》:总管府“掌守护察罕脑儿行宫,及行营供办之事”。

  • 应城县

    ①南朝宋置,属安陆郡。治所即今湖北应城市。清雍正《应城县志》卷1:“县名应城,或云当时以为此地应作城,故名。或云冈阜周环,隐隐如城,故名。”西魏为城阳郡治。隋开皇初属安州。大业二年(606)改名应阳县

  • 立溪锡场

    即今广东东源县西北锡场镇。《宋史·地理志》:河源县有立溪锡场。在今广东省河源市西北锡场。北宋属河源县。

  • 玄武池

    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邺镇西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武帝纪》:东汉建安十三年(208),“公还邺,作玄武池以肆舟师”。《文选·魏都赋》:“苑以玄武。”李善注:“玄武苑,在邺城西,苑中有鱼梁、钓台、竹园、蒲陶诸果

  • 永清场

    即今四川安岳县东南四十里永清镇。清道光《安岳县志》卷7:永清场“即流湖场,在治东南四十里”。

  • 南汾州

    东魏天平元年 (534) 置,治所在定阳县(今山西吉县)。辖境相当今山西吉县、蒲县、乡宁等县地。北周改汾州。唐武德五年 (622) 复置南汾州,贞观八年 (634) 改慈州。(1)西魏大统年间置,治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