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泰尉司
北宋建中靖国初改永泰尉司置,属梓州。治所在今四川盐亭县东六十里永泰乡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54潼川府:永泰县“建中靖国初以犯哲宗陵名改安泰”。南宋绍兴初改为永泰县。
北宋建中靖国初以永泰尉司改置,治今四川省盐亭县东北永泰场。属潼川府。绍兴初又改为永泰县。
北宋建中靖国初改永泰尉司置,属梓州。治所在今四川盐亭县东六十里永泰乡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54潼川府:永泰县“建中靖国初以犯哲宗陵名改安泰”。南宋绍兴初改为永泰县。
北宋建中靖国初以永泰尉司改置,治今四川省盐亭县东北永泰场。属潼川府。绍兴初又改为永泰县。
秦置,属薛郡。治所在今山东兖州市东北五里。西汉属山阳郡。元朔三年 (前126) 封鲁恭王子政为侯国,后改为县。西晋省入南平阳县。隋开皇十三年 (593) 复置,移今兖州市,为兖州治。大业初为鲁郡治。唐
即吴王猎场。在今上海市松江县南。唐陆龟蒙《奉和袭美吴中书事寄汉南裴尚书》诗有“五茸春草雉媒娇”句。注:“五茸,吴王猎所,茸各有名。”《方舆胜览》卷3嘉兴府:吴王猎场“在华亭谷东。陆逊子孙游猎于此,又名
即今缅甸仰光北160英里之卑谬附近,为古代骠国 (今缅甸中部) 的都城,遗址已在离卑谬6英里的摩萨发现。《大唐西域记》 卷10所记“室利差呾罗国” 和 《南海寄归内法传》 卷1所记“室利察呾罗国”,
在今湖北黄州市内。南宋陆游《入蜀记》:“又有四望亭,正与雪堂相直,在高阜上,览观江上,为一郡之最。”
①北宋于秋林寨置,属郪县。即今四川三台县东五十里秋林镇。②即今陕西宜川县东秋林乡。《清一统志· 延安府二》: 秋林镇 “在宜川县东三十里。其旁有砦”。(1)在四川省三台县东部。面积51平方千米。人口2
西汉置,属巨鹿郡。治所在今河北隆尧县北二十五里固城镇。东汉废。西汉元朔三年(前126年),武帝封赵敬肃王子贺为象氏节侯,置象氏侯国,治今河北省隆尧县北。东汉省。
在今陕西兴平市东北十九里。《汉书·卫青传》:“元封五年,青薨,谥曰烈侯。……上乃诏青尚平阳主,与主合葬,起冢象卢山云。”颜师古注:“在茂陵东,次去病冢之西,相并者是也。”
简称格尔吉山。在今青海杂多县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西藏》: 格尔吉匝噶那山 “在诺莫浑乌巴什山东北三百余里。卫之东界、喀木之西北界,即澜沧江发源之山也。山甚高大。《滇志》 谓澜沧源出鹿石山,即此”。
在今山西闻喜县西北栗村。《清一统志·绛州》 “下东镇” 条下: 栗村镇 “在县北二十五里”。
在今山东曲阜市东北。《左传》:定公十二年 (前498),“公山不狃、叔孙辄帅费人以袭鲁。公与三人入于季氏之宫,登武子之台”。《水经·泗水注》: “阜上有季氏宅,宅有武子台。今虽崩夷,犹高数丈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