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安吉州

安吉州

①南宋宝庆元年(1225)改湖州置,治所在乌程、归安二县(今浙江湖州市城区)。辖境当今浙江湖州市及德清、安吉、长兴三县。元至元十三年(1276)改为湖州路。

②明正德元年(1506)改安吉县置,属湖州府。治所在今浙江安吉县北安城镇。辖境当今安吉县全境。清乾隆三十八年(1773)复改安吉县。


(1)南宋宝庆元年(1225年)改湖州置,治乌程、归安二县(今浙江湖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浙江省湖州、德清、长兴、安吉等市县境。元至元十三年(1276年)改为湖州路。(2)明正德元年(1506年)升安吉县为州,治今浙江省安吉县北安城镇。清乾隆三十八年(1773年)复降为县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新吴城

    在今江西奉新县西北三十里故县。《陈书·周文育传》: 陈初,“萧孜、余孝顷据石头,高祖遣侯安都助文育攻之,孜降文育,孝顷退走新吴”,即此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26隆兴府: 奉新县,“ 《职方乘》 云,初,高

  • 龙凤冈

    即今广东三水市西河口镇。明嘉靖五年(1526)置三水县于此。在今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西河口镇。明嘉靖五年(1526年)以南海县之龙凤冈置三水县,即此。

  • 寒氏

    即五氏。春秋晋邑。在今河北邯郸县西。《左传》: 定公十年 (前500),“卫侯伐邯郸午于寒氏”。杜注: “寒氏即五氏。”古邑名。又作五氏。春秋晋邑。在今河北省邯郸市西。《左传》定公十年(前500年):

  • 阳渠

    又名千金渠。原围绕汉魏洛阳城(今河南洛阳市东北白马寺东)四周。传说周公所凿。东汉初王梁、张纯相继自今洛阳市西筑堰穿渠引谷水东流,经汉魏洛阳故城,至今偃师市东南入雒水,以通漕运。《水经·谷水注》:“《洛

  • 三汊城

    在今山东陵县东南。《新唐书·李师古传》:“棣州有蛤��盐池,岁产盐数十万斛。……蛤��为纳所据以专利……纳乃筑垒德州南,跨河以守蛤�

  • 黄狮渡

    即今江西金溪县西南黄狮边。《清一统志·抚州府》: 黄狮渡 “在金溪县西南四十里”。

  • 龙堂镇

    即今河北曲周县东北二十五里北龙堂乡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卷51曲周县图:东北有龙堂镇。

  • 海头城

    在今新疆若羌县东北罗布泊西海头古城。魏、晋时置西域长史府于此。即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若羌县东北楼兰故城。魏晋时期西域长史府驻此。

  • 渣江市

    即今湖南衡阳县 (西渡镇) 北四十六里渣江镇。清乾隆二十年 (1755) 设县丞驻此。

  • 当利口

    在今安徽和县东南。为当利水入江入口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孙策传》:刘繇渡江治曲阿,遣“张英屯当利口,以拒(袁)术”。即此在今安徽省和县东南。为当利浦入江口,六朝时系长江下游北岸滨江要地。东汉兴平元年(1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