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安乐镇

安乐镇

①北宋置,属历亭县。即今山东武城县东北四十二里四女寺镇。

②北宋置,属阳谷县。即今山东阳谷县东北三十里安乐镇。


(1)古镇名。又称四女树镇。即今山东省武城县北四女寺镇。金属历亭县。(2)今镇名。(1)在安徽省天长市西北部。面积68平方千米。人口1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安乐,人口 3150。镇区内有安乐水库,地以水库名。1950年置安乐乡,1958年属铜城公社。1961年析置安乐公社,1983年复为安乐乡,1992年置镇。主产稻、小麦、棉花、油菜籽等。有仪表、电线电缆、缫丝、玩具等厂。有公路北接天铜公路。古迹有北岗汉墓群。(2)在山东省阳谷县东部、赵王河左岸。面积60平方千米。人口3.7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安乐,人口 8900。安乐初名老君堂。五代周世宗柴荣北征遇疾,在镇中清凉寺养病,病愈后更名安乐,金代镇遂有安乐镇之称。镇境1949年为五区。1958年省入寿张县为公社驻地,1961年回归阳谷县亦为公社驻地。1984年改为安乐镇。赵王河流经。主产小麦、玉米、棉花、大豆、花生等。有种鸡、机械、皮毛加工等厂场。阳七公路经此。名胜古迹有黄山文化遗址。(3)在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中部、洛阳桥南端。面积21平方千米。人口4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安乐窝,人口 2650。本为五代时安审琦故居。清理学家邵雍(自号安乐先生)居此,取名安乐窝。村以此得名。1957年设安乐乡,1964改公社,1984年复乡,1995年置镇。有印刷机械、化工、弧型玻璃、炼油、造纸等厂。洛龙、洛偃、洛宜公路经此。名胜古迹有邵雍祠堂。(4)在陕西省三原县南部。面积21平方千米。人口1.9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安乐村,人口 3210。相传清代建村,取“安居乐业”之意命名。1949年设安乐乡,1961年改公社,1983年复乡,1997年设镇。有银耳罐头、塑料制品、农机修配、水泥预制件等厂。为县东南部农贸集市。咸铜铁路经此,有公路通三高公路。(5)在陕西省岐山县南部。面积77平方千米。人口3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安乐寨,人口 2130。明代筑寨,取“安居乐业”之意为名。1949年设安乐乡,1958年改公社,1984年复乡,1997年设镇。主产小麦、玉米,盛产辣椒、大蒜、莲藕。为县粮油主产区之一。有机械、冶炼、电镀、玻璃制品、造纸、童鞋、果品等厂。有公路接310国道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天仓河

    即今甘肃金塔县境之讨来河下游。清梁份《秦边纪略》卷4:讨来河“至岔口、镇夷界,合张掖河水,谓之天仓河。东北流向合黎焉”。

  • 流溪司

    在今广东从化市西南石潭村。明洪武三年(1370) 置巡司于此。后迁神冈村 (今从化市西南神冈镇)。清顺治中移莲塘村 (今从化市东北良口镇)。

  • 中路中右旗

    即赛音诺颜部中右旗。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巴彦洪古尔省巴彦洪古尔南。

  • 江州

    ①春秋战国时巴国都。即今四川重庆市。三面环水,颇似江中之洲,故名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“江州县故巴子之都也。春秋桓公九年, 巴子使韩服告楚,请与邓好是也。及七国称王, 巴亦王焉。”周慎王五年(前316)

  • 六安军

    北宋政和八年(1118)升六安县置,治所在六安县(今安徽六安市)。辖境相当今安徽六安、霍山等市县地。南宋绍兴十三年(1143)废,嘉定五年(1212)复置,端平元年(1234)又废,后复置。元至元二十

  • 鹿园

    又名蓝靛厂。在今北京市东便门东。明蒋一葵 《长安客话》 卷4: “大通桥东有鹿园,方广十余里。地平如掌,古树偃仰,与高冢相错。……相传是金章宗时故址。” 明 《帝京景物略》 卷2: 鹿园 “金章宗故园

  • 七里井

    在今河北河间市南七里。《旧唐书·窦建德传》:大业十三年(617),“隋遣右翊卫将军薛世雄率兵三万来讨之,至河间城南,营于七里井”。即此。在今河北省河间市界。《资治通鉴》:隋大业十三年(617年),炀帝

  • 岳西县

    1936年由潜山、太湖、舒城、霍山四县析置,属安徽省。治所在朱屋庙 (衙前街),即今安徽岳西县。在安徽省西部、大别山主峰南麓。属安庆市。面积 2398 平方千米。人口40.1万。辖13镇、15乡。县人

  • 磁村

    即今山东淄博市西南磁村镇。原称磁窑务,旧为淄川县重要集市之一。明嘉靖 《青州府志》 卷11: 磁窑务集,“山南通莱芜,西通章丘,去淄川二十里”。集镇名。在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中部偏南。磁村镇人民政府驻地

  • 云南省

    清顺治十六年(1659)置,治所在云南府(即今云南昆明市)。辖境比今云南省稍大。辛亥革命后废府,治昆明县(今云南昆明市)。1922年治所称昆明市。简称滇或云。在中国西南部,西部和南部与缅甸、老挝、越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