宁民县
唐武德三年(620)改白鹿县置,属雍州。治所在今陕西蓝田县西南三十二里石门村。贞观元年(627)废。
古县名。唐武德三年(620年)改白鹿县置,治今陕西省蓝田县西南。属雍州。贞观元年(627年)废。
唐武德三年(620)改白鹿县置,属雍州。治所在今陕西蓝田县西南三十二里石门村。贞观元年(627)废。
古县名。唐武德三年(620年)改白鹿县置,治今陕西省蓝田县西南。属雍州。贞观元年(627年)废。
五代晋天福七年(942)改延唐县置,属道州。治所即今湖南宁远县。北宋乾德三年(965)改名宁远县。古县名。五代晋天福七年(942年)改延唐县置,治今湖南省宁远县。北宋乾德三年(965年)改名宁远县。
①南朝都建康 (今江苏南京市),今江西省在其南,习称南川,犹言南方之川原。《陈书·宣帝纪》: 太建六年 (574) 三月,诏 “去岁南川颇言失稔”,豫章等六郡太建五年田租,可申展半年纳租;南康郡太建四
又名北部都尉、蜀郡北部都尉。西汉地节三年(前67)改汶山郡置,属蜀郡。治所在汶江县(今四川茂县北三里)。东晋常璩《华阳国志·蜀志》:“汶山郡,本蜀郡北部冉都尉。”
在唐长安城道政坊,今陕西西安市内。宋敏求 《长安志》 卷9: 宝应寺 “ 《代宗实录》 与 《会要》 曰: ‘本王缙宅。缙为相,溺于释教,妻李氏,实妾也。大历四年,以疾请舍宅为寺。代宗嘉之,赐以题号。
又作芳林渡。在今广西贺县南贺江南岸。南宋李焘《续资治通鉴长编》卷11:开宝三年(970),潘美征南汉,“王师拔冯乘,前锋至芳林”。即此。古镇名。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南、富川江南岸芳林。北宋开宝三年
即今陕西华县西三十里赤水河。《水经·渭水注》:“渭水又东与竹水合,水南出竹山,北径媚加谷, 历广乡原东, 俗谓之大赤水, 北流注于渭。”
北宋熙宁七年(1074)置,属河州。在今甘肃临夏市东南十五里。金废。
即今西藏达孜县驻地德庆。《清 一统志·西藏》 卫地诸城: 得秦城 “在喇萨东南三十八里”。得秦,又作德沁、德庆。清初置。治今西藏自治区达孜县。
在今陕西洛南县东北八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4洛南县: 鱼难山 “鱼难水出焉。崖高五十余丈,谓之扑水崖,鱼不能过,故曰鱼难。又南经石门入洛。两石相夹,中通行路,崖高万仞,极为险阻,俗谓之鬼门也”。
在今新疆于田县南。《清一统志·和阗》:塔克村 “在克勒底雅城南山内,三百五十里”。清祁韵士 《西陲要略》 卷2: 塔克 “在克里雅南一百二十里。由和阗至塔克四百里,又至所属伊玛木拉四百七十里。《回疆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