婆卢买水
即今黑龙江省木兰县北白杨木河。源出县东北,南流入松花江。《金史·太祖纪》: 收国二年 (1116) 九月 “乙巳,南路都统斡鲁来见于婆卢买水。始制金牌”。清称布雅密河。
即今黑龙江省木兰县北白杨木河。源出县东北,南流入松花江。《金史·太祖纪》: 收国二年 (1116) 九月 “乙巳,南路都统斡鲁来见于婆卢买水。始制金牌”。清称布雅密河。
①又名安济桥、赵州桥。在今河北赵县南洨水上。隋建。《清一统志·赵州一》:安济桥“在州南五里洨河上,俗名大石桥。隋建。广四十步,长五十余步。唐张嘉贞、李翔皆有铭”。②即今辽宁大石桥市。清光绪二十六年(1
唐置,为羁縻州,属安东都护府。治所在今吉林集安市西北六十里霸王朝村东北古城。后废。古城遗址尚存。
亦作太平场、永兴场。即今四川渠县东北涌河西岸涌兴镇。清同治 《渠县志》 卷4: 太平场在“县北一百二十里,即永兴场”。
①一名石人峰。在今江西九江市南庐山西北部。唐白居易 《庐山草堂记》: “匡庐奇秀甲天下山。山北峰曰香炉峰,峰北寺曰遗爱寺。介峰寺间,其境胜绝,又甲庐山。” 《寰宇记》 卷111江州德化县: 香炉峰 “
即今福建南安市南莲河。明洪武初置巡司于此。二十年(1387)废。地滨海,产海盐,清置莲河场,设盐课大使。民国初裁场官,归莲河盐釐局管辖。古水名。即今福建省南安县南莲河。明洪武二十年(1387年)于此置
唐天宝元年 (742) 改阳山县置,属洪源郡。治所在今四川汉源县南大渡河南岸。乾元元年(758) 属黎州。后迁治今汉源县。北宋庆历六年(1046) 废入汉源县。唐天宝元年(742年)改阳山县置,治今四
在今湖北钟祥市东。《水经·沔水注》:臼水 “出竟陵县东北聊屈山。一名卢屈山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7安陆府钟祥县: 聊屈山 “在府东五十里,接京山县界,山势突起,绵亘数十里。上有白鹿池”。
在今安徽东至县东南境,接祁门县界。明嘉靖《池州府志》卷1:良禾岭“在(建德)县东四十五里。径入祁门。下五里有龙池洞,高敞如室。前有三石,池水注悬崖,如瀑布然”。
在今越南北部海兴省快州县境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2安南建昌府引 《方舆胜览》: “昔梁武帝时有阮贲者,世为豪右,命陈霸先击破之,贲逃泽中,夜则出掠,因号夜泽。阮贲当即李贲矣。”
在今江西余干县西南。清同治《江西全省舆图》卷12饶州府余干县:“南路出南门三里过神迁渡,又十二里至龙津镇,过渡十里至长岗山,又十五里至九龙埠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