姜山集
即今山东莱西市东南四十里姜山镇。《清一统志·登州府》: 姜山集 “在莱阳县西南九十里。本朝乾隆三十一 移县丞驻此”。
即今山东莱西市东南四十里姜山镇。《清一统志·登州府》: 姜山集 “在莱阳县西南九十里。本朝乾隆三十一 移县丞驻此”。
明成化十二年(1476)置,属湖广郧阳府,次年改属兴安州。治所在今陕西白河县西。清初迁治冷水河(今白河县西北冷水镇附近)。康熙二十五年(1686)迁今白河县。乾隆四十七年(1782)属兴安府。民国初属
即今江西贵溪县南三峰山。《寰宇记》卷107信州贵溪县:三峰山“一名天冠山。三峰鼎立,有泉从崖隙东西泻”。
在今安徽泾县西北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吕范传》: 范又从孙策攻 “太史慈于勇里”。即此。在今安徽省泾县西北。东汉建安三年(198年),孙策擒太史慈于此。
西魏置,属监利郡。治所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东。北周改为紫陵县。
清外蒙古喀尔喀赛音诺颜部二十四旗,会盟于齐齐尔里克,故名。
隋开皇十八年 (598) 因避太子杨广名讳,改广武县置,为代州治。治所即今山西代县。大业三年 (607) 为雁门郡治。唐武德元年 (618) 为代州治。天宝元年 (742) 为雁门郡治。乾元元年(75
西汉置,属渔阳郡。治所在今河北滦平县东北小城子。县因白檀山而名。东汉废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武帝纪》:建安十二年(207),“塞外道绝不通,乃堑山堙谷五百余里,经白檀,历平冈,涉鲜卑庭,东指柳城”。即此。
旧名益浆水。亦名县前水。即今江西上犹县南上犹江。《清一统志·南安府》:上犹江“旧名益浆水。源出湖南桂阳县,东流径崇义县北,又东经上犹县南,亦名县前水。又东至南康县东北界会章江”。又称犹水。章水支流。在
亦作徒多河。即今新疆西南部叶尔羌河。《新唐书·西域传》: 喝盘陀 “治葱岭中,都城负徙多河”。此河在佛经中有私陀、私多、私他、斯陀、死多诸译。古水名。又作私陀、私多、私他、斯陀、死多、枲多。即今新疆维
一名殷城。商王河亶甲所都。在今河南内黄县西南亳城。一说在今安阳后岗一带。《史记·殷本纪》 载: “河亶甲居相。” 《正义》 引 《括地志》:“故殷城在相州内黄县东南十三里,即河亶甲所筑之都,故名殷城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