奥南暗沙
在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内,为南薇滩东侧的暗沙。水深约8米。1935年公布名称为阿利那滩。1947年改名奥南暗沙。
在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内,为南薇滩东侧的暗沙。水深约8米。1935年公布名称为阿利那滩。1947年改名奥南暗沙。
战国时韩邑。在今河北涉县西北。《战国策·赵策一》: “韩欲有宜阳,必以路、涉、端氏赂赵。”西汉置涉县。古邑名。战国韩邑。在今河北省涉县西、清漳河东岸。《战国策·赵策》:冷向谓强国曰:“韩欲有宜阳,必以
即今吉林松原市东北徐家店乡石碑崴子。《金史·地理志》 会宁县: “有得胜陀,国言忽土皑葛蛮,太祖誓师之地也。” 大定二十四年(1184),世宗春猎于此,为追记太祖誓师伐辽之地,次年立《大金得胜陀碑》于
北周置,属普州。即今四川乐至县。《元和志》卷33乐至县:“本周车免镇也,属普州,以车免山为名。武德三年于镇置乐至县。”
在今江西赣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7赣州府赣县:长步水在“府西北四十里。源出黄塘山,流四十里入赣水”。
在今江西万年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5饶州府万年县: 姚源水 “在县西南。自贵溪县北流入县境,又西入余干县,即余水之上源”。
即今广西永福县西南三皇乡。清嘉庆间喇峝巡司驻此。
西汉置,属辽东郡。治所在今辽宁辽阳县东南汤河东岸亮甲山。东汉废。西晋复置,属辽东国。后废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辽宁省辽阳县东南亮甲山。属辽东郡。东汉废。晋复置。《资治通鉴》:晋成帝咸康四年(338年)
古名谷水。即今甘肃武威市西北之石羊河。《水经注》 卷40: 都野泽 “上承姑臧武始泽,泽水二源,东北流为一水”。亦名武始大泽。《十六国春秋辑补》 卷72前凉录: 东晋永和十一年(355),“宋混次于武
即今河北宁晋县东南三十里北鱼乡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卷55宁晋县图:东南有北鱼台。
亦作明通县。南宋绍兴中改通明院置,属达州。治所在今四川城口县西南一百四十里明通镇。一说在今万源市东南一百二十里旧院镇。元至元二十二年 (1285) 废。古县名。南宋时升通明院置,治今四川省万源市东南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