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奉新县

奉新县

①三国吴孙权置,属武昌郡。治所在今湖北阳新县西北。隋开皇九年 (589) 废。

②五代南唐升元元年 (937) 改新吴县置,治所即今江西奉新县。《郡县释名》 江西卷上: “南唐改奉新县。李昪以国号唐,讳杨吴所称,更新吴为奉新也。” 宋属隆兴府。元属龙兴路。明、清属南昌府。民国初属江西浔阳道。1926年直属江西省。


在江西省西北部、修水支流潦河上游。属宜春市。面积 1642 平方千米。人口30.1万。辖10镇、7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冯川镇。东汉永元十六年(104年)析海昏地置建昌县,中平二年(185年)又析置新吴县,治今县西会埠乡故县村,隶豫章郡。隋开皇九年(589年)省入建昌县(今永修县)。唐武德五年(622年)复置新吴县,隶南昌州;八年废南昌州,省新吴入建昌。永淳二年(683年)复分建昌置新吴县,隶洪州。神龙二年(706年)县治徙今址。五代南唐昇元元年(937年)南唐主讳“新吴”县名,改称奉新县,寓“奉新主”之意。《郡县释名》江西卷上:“南唐改奉新县。李昇以国号唐,讳杨吴所称,更新吴为奉新也。”南宋属隆兴府。元先后隶隆兴路、龙兴路。明、清属南昌府。1912年属江西省,1914年属浔阳道,1927年复属江西省。1949年属南昌专区,1958年属宜春专区,1970年属宜春地区,2000年属宜春市。地处九岭山脉中段南翼,南潦河横贯县境中部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农产稻、小麦、油菜籽、花生、大豆、芝麻、烟叶等,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和省蚕桑、油茶生产重点县。森林资源丰富,为全国毛竹商品生产基地县。特产“奉新红米”(贡米)、“浮云酒”、猕猴桃。有瓷土、花岗石、萤石、钾长石、石英等矿。水力资源丰富,建有100余座小水电站。工业有电力、机械、陶瓷、造纸、化工、纺织、酿酒、食品、竹木加工等。有干大、寺棠、万修、奉铜等公路。名胜古迹有犀牛潭瀑布、浮云八百洞、宋应星纪念馆、百丈山寺、九仙温泉、华林书院、济美石坊、回澜塔、五步城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白鹤寺

    唐太宗末建。在今四川丹棱县城西。宋重修,苏辙有《白鹤寺记》。明永乐初改名白塔寺。在今四川省丹棱县。唐太宗末建。北宋重修,苏轼有《白鹤寺记》。明永乐初改名白塔寺。

  • 四铺

    在今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东北。《清一统志·大定府》 “黑章铺”条下:又有“四铺”等皆戍守处。集镇名。在安徽省濉溪县中部、界洪新河南侧。四铺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 6740。因在宿州西40华里,故名

  • 大翮山

    在今北京市延庆县西北二十五里,相连者为小翮山。《水经·㶟水注》:阳沟水“出(居庸)县东北,西南流径居庸县故城北,西径大翮、小翮山南,高峦截去,层陵断雾,双阜共秀,竞举群峰之上。郡人王次仲

  • 安驾庄

    即今山东肥城市南四十七里驾庄镇。《清一统志·泰安府》:安驾庄“在泰安县西南九十里。有主簿驻此”。

  • 河阳军

    唐、五代方镇名。唐建中二年 (781) 置河阳三城节度使,寻改为河阳军节度使,治所在河阳县 (今河南孟县南十五里)。元和九年 (814) 徙治汝州 (今河南汝州市),十三年 (818) 废。会昌三年(

  • 司盐城

    即今山西运城市。《史记·秦本纪》:秦昭王十一年(前296),“齐、韩、魏、赵、宋、中山五国共攻秦, 至盐氏而还”。《正义》引《括地志》:“盐故城一名司盐城, 在蒲州安邑县。”即此。

  • 小潼水

    即今四川剑阁县南之西河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86隆庆府:小潼水“源出武连县北七十里,经县城西,经普成界入阆州,合嘉陵江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8剑州:小潼水在“州西一百二十里。其地有津曰小潼津。源出废武连县北

  • 通江桥

    在今浙江杭州市城南中河上。宋 《淳祐临安志》 卷10谓盐桥运河经由 “通江桥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0杭州府: 通江桥 “在城南。宋淳熙二年漕臣赵磻老议于此置版闸,以节宣江水”。

  • 泥涌河

    即今广东台山市东南之大同河。《清一统志·广州府一》: 泥涌河 “在新宁县东南。源出百峰山,西南至广海卫烽火角入海”。

  • 亶甲城

    传说为商王河亶甲之都城。在今河南安阳市西北。南宋王应麟 《通鉴地理通释》 卷4: “亶甲城在西北五里四十步洹水南岸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