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头桥镇

头桥镇

旧名头梁。即今上海市奉贤县东三十六里头桥镇。清光绪《江苏全省舆图》:奉贤县(今奉城镇)东有“头桥”。


(1)在上海市奉贤区东北部。面积28.8平方千米。人口2.7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头桥,人口 1400。古称头梁,以桥得名,明初称今名。清时商业繁盛。1929年为第四区,1933年后设头桥乡,1947年改称五华乡,1949年后复为头桥乡。1959年改公社,1984年复乡,1994年置镇。产稻、小麦、棉花、油菜籽。有机械、建材、汽车配件等厂。新奉、大叶公路经此。(2)在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东南部。面积33平方千米。人口2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头桥,人口 1800。因原镇西有石桥,为八桥港上架设的第一座桥梁,故名。村以桥名。1949年为头桥乡,属江都县北洲区,1956年划入邗江县,1958年与安阜、九新二乡合置头桥公社,1983年改乡,1993年改置镇。产稻、小麦、蚕茧、淡水鱼等。有童鞋、电源器械、皮革、塑料薄膜、医用器材、日用五金等厂。通客车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东亭镇

    ①即今河北定州市东南东亭镇。清道光《定州志》卷7市集:东亭镇在“城东二十五里”。②即今江苏无锡市东北之东亭镇。清光绪《江苏全省舆图》金匮县:“东亭镇在城东北一十里。”(1)在河北省定州市东部。面积49

  • 怀仁山

    在今江苏赣榆县西北。东魏置怀仁县以此名。《寰宇记》卷22海州怀仁县:“怀仁山在县北四十里。其山无草木生。”

  • 刺河

    即今安徽西北部颍水支流茨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1颍州: 刺河 “自唐邑东至州北,入颍河”。

  • 造律台 (臺)

    在今河南永城县西五十里酂城东南隅。1930年在此发现龙山文化遗址。

  • 中和山

    在今云南马龙县西南四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4马龙州:中和山“在州西南四十五里。其山发自宜良,蜿蜒起伏, 至此结为二峰,前后突兀,左右有层峦环列, 曲涧回绕,又有仙人洞、五龙潭诸胜。上有平田可十顷,

  • 三川河

    又称清水河。黄河支流。在山西省中西部。由北川河、东川河、南川河汇合而成。主源北川河源于方山县北部赤坚岭,三川汇合后向西流至柳林县石西河口西侧入黄河。长143千米,流域面积4161平方千米。水土流失严重

  • 国民党“一大”旧址

    在今广东广州市东山区文明路广东博物馆内。1924年1月孙中山在此召开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,改组国民党,实行国共合作,确定联俄、联共、扶助农工三大政策。旧地原为广东师范学堂钟楼,三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房。

  • 清水江

    ①即今广西武鸣县中部武鸣河。源出马山县古零乡,南流经武鸣县,西流入隆安县境,注入右江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1思恩府: 清水江 “在府北。东南流,城中有通津水、桥利水俱流合焉,下流会于大榄江”。②即今广

  • 广德军

    五代南唐保大八年(950)于广德县置广德制置司。北宋太平兴国四年(979)升为广德军,治所在广德县(今安徽广德县)。辖境相当今安徽广德、郎溪二县地。元至元十四年(1277)改为广德路。北宋太平兴国四年

  • 五河县

    南宋咸淳七年(1271)置,为淮安军治。治所在今安徽五河县南旧县湾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1五河县:“以五水交流而名。”元属泗州。明属凤阳府,永乐元年(1403)城圯于水,移治故县西北。嘉靖二十五年(15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