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元市
清初戚天元创市,即今浙江慈溪市西北十二里天元镇。旧属余姚县。光绪《余姚县志》卷1《市肆》有天元市。
清初戚天元创市,即今浙江慈溪市西北十二里天元镇。旧属余姚县。光绪《余姚县志》卷1《市肆》有天元市。
即今山东诸城市东北二十五里昌城镇。为西汉昌侯国故城。
在今甘肃渭源县西。《三国志· 魏书 ·陈泰传》: 姜维围狄道,陈泰往救,“遂进军度高城岭,潜行,夜至狄道东南高山上”。《水经· 河水注》: “陇水出鸟鼠山西北高城岭。” 《明一统志》卷36临洮府: “
即今江苏西南部之茅山。地跨今句容、金坛、溧水、溧阳等县市境。《元和志》卷25润州句容县云:“县有茅山, 本名句曲, 以山形似 ‘己’字,故名句曲。”《梁书·陶弘景传》:南齐永明十年(492),陶弘景辞
①在今辽宁辽阳市东南。明《辽东志》卷1:石门山在“(辽阳)城东南四十里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7辽东都司“华表山”条下:“有石门山在司东南四十里。旧有石门砦,万历中,李如松救朝鲜,道出于此。”②在今辽宁朝
清雍正九年(1731)改天津州置,属直隶。治所在天津县(今天津市)。辖境相当今天津市及所辖静海县、河北沧县、青县及南皮县以东;山东庆云县以北地。1913年废。清雍正九年(1731年)升天津州置,治天津
在今陕西宝鸡市西南十五里益门乡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5宝鸡县: 益门城,“元末李思齐筑以备川蜀,城西据益门山,因名。明初徐达取汉中,自长安引兵屯益门,遣傅友德南出褒斜是也。今为益门镇,向设巡司戍守”。即
又作马龙所。明洪武二十八年(1395)改马隆卫置马隆守御千户所,属曲靖卫。治所即今云南马龙县。清康熙二十六年(1687)废。
①南朝梁大同中置,治所在高凉郡高凉县(今广东阳江市西)。辖境相当今广东鉴江及漠阳江流域地区。隋大业二年 (606) 改为高凉郡。唐武德四年 (621) 复置,贞观二十三年 (649) 移治良德县(今广
即今江苏洪泽县南十里越城。《清一统志·淮安府二》:月城集“亦名越城集。在山阳县(今淮安市)西南九十里”。
①在今河北省中部, 自博野经肃宁、任丘、雄县,至霸州市东南与永定河相汇入于海。《元史·河渠志一》 “河间河”条:泰定三年(1326)都水监言,“古陈玉带河, 自军司口浚治,至雄州归信县界,以导淀泺积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