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大都

大都

元都城。在今北京市区。《元史·地理志》:世祖至元四年(1267),“始于中都之东北置今城而迁都”。至元九年(1272)改名大都。二十年(1283)筑城。蒙人称为汗八里,意即汗城。全城平面呈南北略长的长方形,周长约二万八千六百余米。城东西二边相当于旧北京内城东西城墙,南至今东西长安街南侧,北抵今德胜门、安定门外土城旧址。四面设城门十一座,东、南、西三面均为三门,北面二门。皇城位于全城南部中央地区,东墙在今南北河沿西侧,西墙即今西皇城根,北墙在今地安门南,南墙在今东、西华门大街以南。皇城内以太液池为中心,西有隆福、兴圣两宫, 东部为宫城。皇城外为居民和商业区,南北向主干道和东西向胡同,把全城划分为五十二坊。大都城规模宏大,布局整齐,宫殿壮丽,商业发达,为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城。


元都城。蒙古至元四年(1267年)在金中都城东北郊外另建新城,仍称中都。九年改称大都,二十年筑成。蒙古语称为“汗八里”,意即汗城。外郭城周长28600米,南北略长,呈长方形。南墙在今北京城东西长安街南侧,北墙在今德胜门、安定门外土城旧址,东墙与西墙各在今东直门与西直门南北垂直线上。北面城门有二,其余三面各三。全城共有南北和东西干道各九,组成棋盘式干路。皇城位于大城南部稍西,宫城在皇城内东部。太庙和社稷坛置在皇城右左两侧,接近都城东西墙。都城内皇城外为居民区,分为五十坊。皇城之北积水潭为南北大运河终点,其北岸斜街市是最为繁华的商业区,其次是西城的羊角市、东城的旧枢密院角市。都城规模雄伟,宫殿壮丽,户口繁庶,商业发达,附郭居住各国商人甚多,“外国巨价异物及百物之输入此城者,世界诸城莫能与比”(《马可·波罗行纪》)。为当时世界上最繁荣的城市。

元大都平面图


猜你喜欢

  • 喀喇莽鼐哈必尔汉

    在今蒙古国苏赫巴托省达里甘戛西南。《御制亲征平定朔漠方略》 卷22: 清康熙三十五年 (1696) 四月,“辛丑,上自葫芦苏台察罕诺尔至喀喇芒鼐哈必尔汉驻跸”。

  • 平戎堡

    即今青海平安县(平安镇)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4西宁镇:平戎堡“在卫东七十里,有平戎驿”。

  • 白延市

    即今海南省文昌县南白延圩。清宣统《广东舆地全图》文昌县图:南有白延市。

  • 思立砦

    北宋置,属龙水县 (后改宜山县,在今广西宜州市西北)。熙宁八年 (1075) 并入龙水县。

  • 泸宁设治局

    1945年置,属西康省。治所在今四川冕宁县西南锦屏乡 (泸宁)。1952年撤销并入冕宁县。1946年由冕宁县析置,治泸宁(今四川冕宁县西南锦屏)。1952年撤销,并入冕宁县。

  • 房子县

    ①西汉置,属常山郡。治所在今河北高邑县西南十五里仓房村。三国魏为赵国治。西晋为冀州治。北魏属赵郡。北齐天保七年 (556) 废。隋开皇六年 (586) 复置,移治今临城县,属赵州。大业初属赵郡。唐属赵

  • 江南西道

    唐开元二十一年(733)分江南道为东、西二道。江南西道辖原江南道中部之地,治所在洪州(今江西南昌市)。管辖宣、饶、抚、虔、洪、吉、袁、郴、鄂、岳、潭、衡、永、道、邵、澧、朗、连等州。辖境约当今江西、湖

  • 军山湖

    在今江西进贤县东北四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南昌府一》:军山湖“延袤五十余里。《县志》,县境之水, 日月、军山二湖为最大, 而总入于鄱湖”。在江西省中北部进贤县境。原系鄱阳湖南部一大湖汊,1958年筑堤建闸

  • 黄巢山

    在今湖南双峰县东北四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0湘乡县 “龙山” 条下: “ 《志》 云,县南九十里有黄巢山。相传黄巢尝驻兵跃马于此。”

  • 云陵县

    西汉始元二年(前85)置,属左冯翊。治所在今陕西淳化县北铁王乡南古城村。《汉书·外戚传》:昭帝“追尊钩弋倢伃为皇太后,发卒二万人起云陵, 邑三千户”。县因此得名。元始四年(4)废。古县名。西汉昭帝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