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大通湖

大通湖

在今湖南南县东南。《清一统志·澧州一》:大通湖“在安乡县东南一百二十里,接常德府沅江县界,亦洞庭之一隅也”。


在湖南省东北部南县东南。原系洞庭湖一部分,由于泥沙淤塞而后筑堤围垸与大湖分开成内湖。20世纪50年代初期湖面有313.4平方千米,几经围垦现仅114.2平方千米,湖面海拔34米,最大水深3.5米,蓄水量3.3亿立方米。湖水靠入湖径流和降水补给。入湖河流由北部的松滋河经5条内河入湖,南部由2条内河出流下注草尾河汇入洞庭湖。出入河口均有涵闸控制。具蓄洪、灌溉、航运、养殖功能。富产鱼、莲,建有大通湖渔场,为省内最大的淡水养殖场。是湘莲主要产地之一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石墩山

    在今浙江海宁市(硖石镇)东南三十八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0海宁县:石墩山“下有小港,外通大洋,贼舟每泊此”。为海防要塞。明嘉靖三十五年(1556)倭寇据石墩为巢犯嘉兴府,即此。古山名。在今浙江省海宁市南

  • 贡川市

    即今福建永安市东北贡川镇。《清一统志·延平府》:贡川堡“在永安县东北四十里。旧名固发口市,明嘉靖三十六年,广贼犯境,居民筑以备御, 广六百三十二丈, 高二丈四尺。今有贡川市”。

  • 西溪水

    ①亦名流溪、蛮子河。即今四川西充县之西充河,东南流于南充市西南注入嘉陵江。《寰宇记》卷86西充县:西溪水“在县西,源出崇礼市山”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56顺庆府:西溪水“在西充县东四十步,又有东溪水”。②

  • 始州

    西魏废帝三年 (554) 改安州置,治所在普安郡 (今四川剑阁县)。《寰宇记》 卷84剑州: “取郡邑更始为名。” 北周辖境相当今四川剑阁县地。《周书·武帝纪》: 建德三年 (574) 冬十月,“始州

  • 木鹿寺

    在今西藏拉萨市内,位于大招寺之北, 小招寺之东。高四层, 旧时为僧人习经之所。清乾隆《卫藏通志》卷6:木鹿寺“西有经园,刊布三条经文,颁行各处”。

  • 南亭川

    即今山西武乡县东十里故县乡。北魏太和十五年 (491) 乡县及乡郡徙治于此。隋开皇初郡废。唐武后时改为武乡县。1947年徙今武乡县。

  • 阿尔布斯山

    亦作阿罗布斯山。又名省嵬山。即今内蒙古鄂托克旗西北之桌子山。《清一统志·鄂尔多斯》:省嵬山“在右翼中旗西北二百二十里。今名阿罗布斯山”。

  • 秀山郡

    ①西魏改左乡郡置,属淅州。治所在安山县(今河南淅川县南)。北周废。②宋大理置,治所即今云南通海县。辖境约当今云南通海县以南,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大部及越南部分地区。元改临安路。(1)西魏改左乡郡置,治

  • 秀州巡司

    在今江西遂川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7龙泉县:秀州巡司“在县东北三十三都,地名金田。《志》云,旧置于秀州,亦洪武初徙置于此,而名仍旧”。清乾隆二十四年(1759)巡司又移驻今遂川县北衙前乡。后废。

  • 莘仲集

    在今山东曹县北十八里莘冢集乡。《元和志》 卷11曹州济阴县: 莘仲故城 “在县东南三十里。盖古之莘国也。伊尹耕于莘野,汤闻其贤,聘以为相,即此地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