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大港镇

大港镇

北宋置,属丹徒县。即今江苏丹徒市东五十里大港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5镇江府丹徒县:大港镇“以通大港而名,与圌山邻近。《志》云:镇西有大港渡,渡江而北,为扬州之苑林村”。


(1)在江苏省镇江市区东部,北濒长江。属京口区(镇江经济开发区管理)。面积53平方千米。人口4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大港,人口1万。曾名安港,以通大港得名。北宋置镇,南宋改今名。为丹徒三大镇之一。原属丹徒县。1958年建大港公社。1983年改置大港镇。1992年划属镇江京口区。产稻、小麦、油菜籽、蚕茧、茶叶、生猪、淡水鱼。镇江大港经济开发区位此,分设工业区、保税区、仓储区等六大区。有钢铁、胶合板等厂。大港港为江边深水良港,为江苏外贸口岸之一。公路通镇江、常州等地。镇大铁路专用线终点。(2)在江西省都昌县东北部。面积138平方千米。人口2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井坎上,人口260。以境内大港水得名。1949年属第四区,1958年设大港垦殖场,1962年分设大港、盐田两公社。1984年大港公社改乡,1995年改设大港镇。2002年盐田乡并入。中部建有大港水库。主产稻,盛产竹木。有铸造、造纸、农机、家具、砖瓦、粮油加工等厂。抗日战争时期,大港街设有新四军留守处。名胜古迹有飘水岩、革命烈士纪念碑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东宝山

    即今福建龙岩市东东宝山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9漳州府龙岩县:东宝山在“县东五里。《志》云,山麓旧产银砂,因名”。《清一统志·龙岩州》:东宝山“山麓旧产银砂,每风雨晦冥,常有宝气浮动”,故名。

  • 井硎岭

    在今浙江建德市东,与浦江县接界处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0严州府建德县:井硎岭“在府(治今梅城镇)东南五十里。路通浦江,明初李文忠克严州,进兵下浦江,盖取道于此”。清咸丰九年(1859)太平军由浦江经此岭克

  • 三清山

    在今江西玉山县西北。《明一统志》卷51广信府:三清山“与环玉山并峙。有羽化坛,晋葛洪与德兴李尚书修炼处。山巅有老子宫。又有金沙水、玉洞、灵济庙、罗汉洞、李尚书铁炉诸奇胜”。《清一统志·广信府一》:三清

  • 光化军

    北宋乾德二年(964)置,治所在乾德县(今湖北老河口市西北西集街)。熙宁五年(1072)废。后复置。南宋绍兴二十八年(1158)改为通化军,三十一年(1161)复名光化军。后废。北宋乾德二年(964年

  • 凉城县

    ①北魏天兴中置,属东郡。治所在今河南滑县东北。北齐废。②1914年改宁远县置,属察哈尔特别区兴和道。治所在今内蒙古凉城县西南永兴乡。以北魏凉城郡取名。1928年属绥远省。1937年迁治新堂 (今凉城县

  • 拉法河

    在今吉林蛟河市北,为蛟河支流。源出市西北之老爷岭,西南流会蛟河,注入松花江。民国徐曦《东三省纪略》 卷3: 松花江 “东北流经大小半拉窝集,拉发河挟众水自右岸来注之”。

  • 宋熙水

    亦名东游水。即今四川苍溪县东北之东河。《寰宇记》卷86苍溪县:东水“一名宋熙水。西北自利州界来,南流经县东四十里,又东流入阆中县界”。以水经宋熙郡而名。

  • 海昏县

    西汉置,属豫章郡。治所在今江西永修县西北艾城东三里。后为昌邑王贺封国。东汉亦为侯国,后移治今永修县西北艾城。建安中,孙策以太史慈为建昌都尉,治海昏。晋仍属豫章郡。南朝宋废。古县名。西汉高祖六年(前20

  • 中川州

    唐天宝前置羁縻州,属雅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康定县东北境。北宋属雅州。后废。唐羁縻州。在今四川省天全县、康定县一带。后废。

  • 绥山县

    隋大业十一年 (615) 招慰生僚置,属眉山郡。治所在今四川峨眉山市东南四十里。《元和志》卷31绥山县: “招慰生僚,立以为县,因山为名。”唐武德元年 (618) 属嘉州,天宝元年 (742) 属犍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