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渡镇
亦作大渡戍。在今四川汉源县东南大渡河南岸。《元和志》卷32通望县:“隋开皇二十年于此置大渡镇,大业二年改为阳山镇。”
亦作大渡戍。在今四川汉源县东南大渡河南岸。《元和志》卷32通望县:“隋开皇二十年于此置大渡镇,大业二年改为阳山镇。”
五代闽龙启元年 (后唐长兴四年,933)改福唐县置,属长乐府。治所即今福建福清市。明曹学佺 《名胜志》: “ 《旧记》 以山自永福来,溪自清源来,故名。” 后晋天福中又改为南台县,后复为福清县。元元贞
在今广西大新县东北。《清一统志·太平府》:云门洞“在万承州(治今龙门镇)南五里。外嶙峋而内宽敞,北广南狭,为往来孔道”。
亦名驾鹤山。在今四川剑阁县南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86隆庆府: 紫霄观 “旧名普成。在普成县南一里,倚驾鹤山。晋张陵驾鹤往来是山,今有憩鹤亭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8剑州: 跨鹤山 “在州西南废黄安县治东
亦作先氏场。即今四川合江县西南四十五里赤水河西岸先市镇。《永乐大典》卷2217《泸州志》引南宋《江阳谱》:合江县第三都有先市镇。民国《合江县志》卷1:先市场“在赤水西岸,当由县赴赤水县大道,居民约千家
又称相山寺。明建,在今江西宁冈县东南茅坪附近。1927年10月,毛泽东率领三湾改编后的部队进驻井冈山,开始一段时间就住在这里。寺内有宿舍、课堂,寺外有练兵场。毛泽东从井冈山返回茅坪不久,就把袁文才的农
在今陕西大荔县朝邑镇东。《资治通鉴》:东晋义熙十三年 (417),刘裕伐秦,王镇恶帅水军自河入渭以趋长安,“秦恢武将军姚难自香城引兵而西”。胡三省注: “香城在渭水之北,蒲津之口。”在今陕西省大荔县东
明置,在今贵州惠水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1定番州: 墓口关在 “ (金石番长官) 司西十五里”。
在今江西吉水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7吉安府吉水县:张家渡水“在县东南。其水西北流,有庐江、河口、分陂、幽溪、皂江、义昌、王江、明德、萧泷诸水,皆分流交会而入赣江”。
清乾隆三十七年 (1772) 筑,在今新疆吉木萨尔县。光绪二十年 (1894) 改名孚远城。二十八年 (1902) 置孚远县于此。清乾隆三十七年(1772年)筑,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吉木萨尔县北。光绪
南朝梁天监二年 (503) 改南国县置,为南部郡治。治所即今四川南部县。《寰宇记》 卷86南部县: “以地居阆中之南,故曰南部。” 西魏为新安郡治。北周属盘龙郡。隋属巴西郡。唐初属隆州。先天二年 (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