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天宝元年(742)改东阳县置,属蜀郡。治所即今四川成都市东南龙泉镇。《元和志》卷31灵池县:“因县南灵池为名。”至德二年(757)属成都府。北宋天圣四年(1026)改为灵泉县。古县名。唐天宝元年(7
①在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北境。《辽史·地理志》 庆州:“本太保山黑水之地,岩谷险峻。”②在今云南保山市西郊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8保山县:太保山“在城内正西。嵯峨东向,高千余丈,横冈数里,山颠平衍,可习骑射
即窝鲁朵城、 卜古罕城。今蒙古国鄂尔浑河上游西岸哈剌巴尔戛逊古城遗址。《辽史·太祖纪》:天赞三年(924),亲征阻卜等部,“九月丙申朔,次古回鹘城,勒石纪功……甲子,诏砻闢遏可汗故碑,以契丹、突厥、汉
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邺镇北。东汉建安十九年(214)曹操筑。为邺都三台之一。《水经·浊漳水注》:金虎台“北曰冰井台,亦高八丈,有屋一百四十五间, 上有冰室, 室有数井。井深十五丈,藏冰及石墨焉。……又有
明永乐五年 (1407) 改上福州置,属交州府。治所在保福县 (今越南北部河山平省之常信)。宣德二年 (1427) 以后入安南。
南宋末建,在今四川云阳县东北云安镇西北。《元史·杨文安传》: 至元间,“万州既定,遣使招铁檠、三宝两城守将杨宜、黎拱辰降”。杨侯汤溪摩岩云: 杨宜家 “本忠南垫江望族,捧檄修筑铁檠城,守卫乡井有年,于
唐南诏置,属剑川节度。在今云南宁蒗彝族自治县北一百十二里永宁。宋大理废。
又作长岭、天门岭。即今黑龙江省东南部,延伸至吉林省东北部之张广才岭。清光绪 《吉林通志》 卷18敦化县: 嵩岭 “俗名张广才岭,嘉庆年间改今名。在县城西北一百八十里,即吉林东之长岭也。南接英 (额)
即今贵州施秉县东南九十里胜秉。明于此置施秉长官司,后改施秉县。清康熙二十六年(1687) 施秉县移治偏桥卫城,有县丞驻此。民国改置县佐。即今贵州省施秉县东南胜秉镇。清雍正十三年(1735年),包利、红
十六国时期汉族冉氏所建政权。公元350年后赵大将冉闵杀石鉴称帝,建立魏国, 史称冉魏。都邺(今河北临漳西南)。有今河北、山西长城以南,山东、河南、湖北及安徽北部、陕西中部及东北部、甘肃东部之地。公元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