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大孤山

大孤山

①在今辽宁东港市西、大洋河口西岸。明《辽东志》卷1:大孤山在“(盖州卫)城东二百六十二里”。山插地突起,石骨嶙峋。上有天后宫,圣水宫。

②即今辽宁鞍山市东南大孤山镇。民国《东北年鉴》鞍山铁矿:大孤山在“鞍山正东三十里……矿质尚佳”。民国《辽阳县志》卷3:千山站有大孤山采矿所。

③在今黑龙江省宁安市西南镜泊湖中。民国《宁安县志》卷1:镜泊湖“有一崖曰呼克图峰,湖内有道士、大孤、小孤、老鹳诸山。惟大孤山高出水面约七百余尺,耸立湖中”。

④又名鞋山。在今江西湖口县西南鄱阳湖中。《水经·庐江水注》:“又有孤石介立大湖中,周围一里,竦立百丈,矗然高峻,特为瑰异。”《寰宇记》卷111江州德化县:“彭蠡湖在县东南,与都昌县分界。湖心有大孤山。顾祝诗云:大孤山尽小孤山,月照湖庭归客船。”

⑤即大胡山。在今河南泌阳县东北。

⑥亦名孤山。在今四川越西县南。清嘉庆《四川通志》卷15越嶲厅:大孤山“在厅南二十里。又有小孤山在厅西五里”。清康熙年间置大孤山土百户。


(1)古山名。(1)在今四川省越西县南。明万历十五年(1587年)黑夷酋阿弓等在此为明将所擒。(2)即今鞋山。见“鞋山”。(2)今山名。在辽宁省东港市西、大洋河河口右岸。南濒黄海,孤山镇环绕于南麓。山孤峙海滨,峭拔突兀,风景兼山水之胜,为丹东一带著名游览区。山上寺庙为辽宁省保存较完整的古建筑群之一,共百余间,占地5000余平方米。现存下庙、上庙二群建筑:下庙包括天后宫、地藏寺、释迦殿、财神殿、关帝殿、文昌宫、吕祖亭;上庙包括药王殿、玉皇殿、三霄殿、圣水宫、观海亭等,皆建于清代中晚期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典农城

    西汉置,在今宁夏青铜峡市西北邵刚堡西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 “河水又径典农城东,世谓之胡城,又北径上河城东,世谓之汉城。薛瓒曰: 上河在西河富平县,即此也。冯参为上河典农都尉所治也。河水又北径典农城东,

  • 緐阳

    一作繁阳或繁扬。春秋战国楚邑。在今河南新蔡县北。《鄂君启节》 铭文: 自鄂往,“庚緐阳”;《左传》: 襄公四年 (前569),“楚师为陈叛故,犹在繁阳”; 又定公六年 (前504),“子期又以陵师败于

  • 石室城

    在今越南北部河山平省石室县。《明史·安南传》:宣德元年(1426),王通等讨黎利,“(通)亦分兵三道出击。马瑛败贼清威,至石室与通会,俱至应平宁桥”。

  • 平溪驿

    在今贵州玉屏侗族自治县东。明嘉靖《贵州通志》卷16思州府:平溪驿“平溪卫城外。洪武四年都督马烨建”。

  • 梅岙 (嶴) 镇

    又名海岙镇。明置,属宁海县。即今浙江三门县东南六十三里梅岙村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台州府宁海县: “又有梅岙镇,旧有铁场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92宁海县: 梅岙镇在 “县南百里。旧有铁场,亦戍守处也。嘉

  • 郑庄公城

    在今河南襄城县北四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7襄城县: “县北四十里有阎寨……又五里为郑庄公城。春秋楚伐郑,庄公出师境上,与楚相距处。”

  • 故埠镇

    又作故步镇。即今安徽霍山县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六安州霍山县: “本六安州故埠镇巡检司,弘治二年改为县。”古镇名。又作故步镇。北宋开宝四年(971年)废霍山县置,即今安徽省霍山县。明弘治二年(1489年

  • 南北二青州

    南朝梁置,治所在赣榆县 (今江苏赣榆县西北)。后废。

  • 石楼台山

    在今陕西志丹县南七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7保安县“唐毛山”条下:石楼台山“以山岩层叠而名”。

  • 明德门

    ①唐长安郭城南面的中门。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南郊杨家村西南。建于隋初,门下开五个门道,故俗称五门。宋人张礼 《游城南记》 载: “盖京城之南凡三门,中曰明德门,今谓之五门。” 其北与皇城朱雀门相对,高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