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大兴镇

大兴镇

①即今吉林辽源市。清光绪二十八年(1902)置西安县治此。1948年析西安市,1952年改为辽源市。

②在今山东临沭县东南。旧置沂郯海赣同知。清乾隆三十八年(1773)改设通判驻此。


(1)在辽宁省凤城市东北部。面积202.1平方千米。人口1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大兴,人口 2100。1961年从石城公社析置大洼公社。以大洼甸子得名,即较为低洼的平地。1983年改大洼乡,1996年改大兴镇。主产玉米、大豆等。矿产有硫化铁、硼砂等。凤铧铁路经此。(2)在吉林省长岭县西南部。面积313平方千米。人口2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大兴,人口730。曾名新立窑。取吉祥意改大兴。1956年设大兴乡,1958年改公社,1983年复乡,1992年置镇。主产玉米、葵花子。有农机厂、制砖厂等。前保公路经此。(3)在吉林省东丰县西部。面积102平方千米。人口1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大兴,人口1940。1949年以火车站名设大兴区。1956年设乡,1958年改公社,1983年复乡,1993年置镇。主产玉米、稻。有水泥、制砖等厂。四梅铁路、303国道经此。(4)在黑龙江省泰来县北部、嫩江东岸。面积494平方千米。人口2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大兴,人口7950。清康熙年间建屯,以蒙古人名称依布气。1927年筑铁路设大兴站,以站名屯。1954年称第十一区,1955年改大兴区。1956年改乡,1958年改公社,1984年复乡,1985年改镇。农产玉米、稻等。有农机修理、铁木加工、建材等厂。平齐铁路经此,公路通泰来、齐齐哈尔等地。(5)在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东部偏南,北临六塘河、砂礓河。面积59平方千米。人口5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大兴集,人口2800。明代中叶张大兴在此垦荒,后开客栈,兴集后称大兴集。1949年后属大兴区大兴乡,1956年为大兴镇。1958年改公社,后改名大新公社。1983年改乡,1985年改置大新镇,1990年复名大兴镇。产稻、小麦、玉米、棉花等。有砖瓦、缫丝、丝织、粮食加工、农具修造等厂。宿泗公路经此。(6)在江苏省启东市南部,南濒长江。面积60平方千米。人口5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大兴,人口3300。清末以沈大有之“大”和其原籍吴兴之“兴”命名大兴村。1949年为大兴乡。1957年英烈、秀旦、宋石等乡并入。1958年改公社,1983年复乡,1992年置镇。2000年惠和乡并入。产稻、小麦、玉米、棉花、果品、豆类、油菜籽等。有机械、针织、轻工等业。通启寅等公路经此。(7)在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东部。面积25.7平方千米。人口4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大兴集,人口1.3万。1955年以前属肥东县。1958年与肥东县三十埠乡合并,成立十埠公社。1960年分为三十埠、龙塘、大兴三公社,同年划归合肥市。1983年改大兴乡,1986年置镇。主产稻、小麦。有化工、造纸、商业机械、钢铁、水泥、农机等厂。为合肥东部地区重要农贸市场。有铁路专用线接淮南铁路,通公共汽车。(8)在山东省临沭县东南部。面积113.8平方千米。人口6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芦庄,人口7180。1940年属第七区。1956年临沭县撤销,芦庄一带划归郯城县辖。1961年临沭县恢复后,仍属之,称大兴公社。1981年改称芦庄公社,1984年建乡。1994年改置大兴镇。2000年古龙岗乡并入。苍源河、新沭河流经。产小麦、花生、甘薯、茶叶等。有果园。有黄沙、蔬菜脱水、农机修配、砖瓦、刺绣、面粉加工等厂。临牛公路经此,并与陇海铁路相接。(9)在重庆市璧山县南部。面积37.3平方千米。人口2.9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大兴场,人口3400。清建兴隆场。1930年设兴隆镇,1931年改兴隆乡。1940年大鹏、兴隆两乡合并各取乡名第一字更名大兴乡。1958年改公社,1984年复乡,1994年建镇。产稻、小麦、玉米、甘薯及柑橘。有机械、服装、食品等厂。璧丁公路经此。(10)在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东北部。面积34平方千米。人口1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荒坝,人口2000。以境内大兴场得名。1951年建大兴乡,1958年改大兴公社,1983年复乡,1992年设大兴镇。以种植业为主。有农机、羽绒、预制件、制砖等业。通公路。(11)在四川省蒲江县西北部。面积56平方千米。人口1.7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大兴,人口1320。以驻地得名。1949年为大兴乡,1958年为大兴公社,1983年复乡,1992年改置镇。为县芦笋种植基地。有电力、建材、粮油加工、食品等业。蒲大公路经此。古迹有白云寺、宋冶铁遗址、明石椁墓等。为抗日将领李家钰烈士故里。(12)在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东南部、将军山东南。面积98.4平方千米。人口1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大兴村,人口 2500。清设大兴汛,属铜仁县。1942年置大兴乡。1953年分置大兴、银岩乡。1956年划归松桃苗族自治县。1961年建大兴公社,1984年置镇。1992年银岩乡并入。产稻、玉米、甘薯、茶叶。鲇秀公路经此、铜仁飞机场在境内。(13)在云南省绿春县东北部。县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312平方千米。人口4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大兴,人口 6820。原名阿倮普施,哈尼族语“阿倮”为阿倮那村的简称,“普施”为新村,意即“阿倮那村人新建的村寨”。清咸丰十一年(1861年)由阿倮那村迁出三户村民到此建村,故名。民国时期属元江县第九区,1935年第九区区公所迁此改称大兴寨,取“兴旺发达”之意。1939年置大兴镇。1950年划属红河县。1958年为绿春县第一区,1961年为大兴区。1965年分设为城关镇和大兴区,1969年设向阳公社。1973年分设城关镇和大兴公社,1984年为城关镇和大兴区。1988年两地合并复名大兴镇。地处中山峡谷地带、山区,松东河、规东河、老边河、东德河流经境内。产稻、玉米、小麦、大豆、花生、茶叶等。土产木耳、草果、芭蕉。有农机具厂、茶场、林场等。县属茶厂、虫胶厂、橡胶制品厂、食品加工厂、酒厂等驻此。晋思公路经境内。(14)在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中部、白角坝子西南缘。县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159.1平方千米。人口2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大兴,人口约1万。取“嘉言兴旺发达”之意命名。清道光年间白牛银厂兴旺,于此形成集市,名大村街。1936年宁蒗设治局驻此,改名平静街。1952年始为县治。1953年复名大村街。1966年置大兴镇。地处宁蒗河西岸。产稻、玉米、马铃薯、荞麦、燕麦、梨、苹果、桃等。有农机、皮革、粮油加工、食品、石膏板、纤维板、砖瓦等厂及电站。为祥宁公路终点。东有喇波河古墓群,西有烈士陵园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平襄县

    西汉置,为天水郡治。治所在今甘肃通渭县。东汉属汉阳郡。《后汉书·隗嚣传》:更始初,隗嚣季父雀,“聚众数千人,攻平襄,杀莽镇戎大尹,……遂共推(嚣)为上将军”。北魏废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甘肃省通渭县西

  • 莲花泡站

    亦作四站。清光绪七年 (1881) 置,在今黑龙江省林口县西北莲花乡。光绪 《吉林通志》 卷17: “正南距 (三姓) 城二百五十里四站,即莲花泡站。”

  • 庐州

    隋开皇元年(581)改合州置,治所在合肥县(今安徽合肥市)。辖境相当今安徽合肥、巢湖、庐江、无为、舒城、六安、霍山、金寨等市县地。大业初改为庐江郡。唐复为庐州。后辖境略缩小。五代时先后属吴、南唐。北宋

  • 穿岩

    ①即今湖南道县西四十里月岩。《明一统志》卷65永州府: 穿岩 “在道州西四十里。形如圆廪,中可容数万斛。东西两门,通道其间,望之若城门,又如偃月。岩前有石,如走猊、伏犀,其状不一”。②在今广西永福县西

  • 周武王灭纣,封召公于此 (一说封尧后)。故址在今北京城西南隅。自西周至战国,皆为燕国都城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 二十一年 (前226),“王贲攻蓟,乃益发卒诣王翦军,遂破燕太子丹军,取燕蓟城”。即此

  • 吉洞坪

    即今湖南花垣县西南二十二里团结镇。清光绪《湖南通志》卷1永绥厅图:西南有吉洞坪。

  • 同濑县

    东汉改铜濑县置,属益州郡。治所在今云南马龙县境。三国蜀属建宁郡。南朝梁末废。古县名。东汉置,治今云南省马龙县境(一说在今云南陆良县西北)。属益州郡。南朝梁废。

  • 洞灵观

    在今江西临川市西六里。有魏夫人坛。《寰宇记》 卷110抚州临川县: 魏夫人坛 “在县西北六里二百步。……唐睿宗使道士叶法善祭醮,仍于坛西置洞灵观,度女道士七人以奉之。刺史颜真卿撰仙坛碑备详其事”。

  • 滦县

    1913年改滦州置,属直隶津海道。治所即今河北滦县。1928年直属河北省。在河北省东部、滦河西侧。属唐山市。面积 1028 平方千米。人口53.6万。 辖12镇。县人民政府驻滦州镇。辽太祖以俘户置滦州

  • 田市集

    即今安徽阜南县东北三十里田集镇。清乾隆《阜阳县志》卷4:田市集在“西南乡六十里,润河南岸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