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五龙桥
为明故宫皇城内千步廊之上承天门外御河上的一座桥梁。在今江苏南京市瑞金路东口、午朝门南。
为明故宫皇城内千步廊之上承天门外御河上的一座桥梁。在今江苏南京市瑞金路东口、午朝门南。
①即余吾戎。商、周时国,在今山西屯留县西北。②西周时国。在今江苏泗洪县南大徐台子。《左传·昭公元年》: “周有徐、奄”,即此。春秋昭公三十年 (前512) 为吴所灭。西汉置徐县。(1)古国名。(1)西
①即钟台山。在今湖北咸宁市东南六十里。《清一统志 · 武昌府》: 钟台山 “一名钟山。……裴子野 《宋书》: 永嘉元年,钟山洪水,有钟自山流出。因名”。②在今广西钟山县城中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7富川
唐贞观四年(630)置,属粤州。治所在今广西河池市东北东江乡。乾封中属宜州。北宋废。古县名。唐置,失载置年。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西南。属宜州。五代南汉废。
在今贵州惠水县西南卢山镇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21定番州: 腰带河 “在 (卢山长官司) 司治南。又摆游河,在司西三十里。下流俱入于都泥江”。
元至元二十九年 (1292) 升铅山县置,直隶江浙行省。治所在今江西铅山县东南永平镇北三里。明洪武二年 (1369) 复改为县。(铅yán) 元至元二十九年(1292年)升铅山县置,治今江西省铅山县东
即今河南商城县东四十里苏仙石乡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0商城县:大苏山在“县东四十里。下有苏仙市”。即此。
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魏晋洛阳故城内。《水经·谷水注》 引 《洛阳记》: “凌云台西有金市,金市北对洛阳垒。” 《太平御览》 卷827引 《洛阳记》:“三市,大市名。金市在城中,马市在城东,阳市在城南。”
即自今陕西蓝田县东南行,过秦岭,沿丹水,至今河南西峡县之道路。沿途设驿站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 商州 “贞元七年,刺史李西华自蓝田至内乡开新道七百余里,回山取途,人不病涉,谓之偏路,行旅便之”。《舆程
北周武成中置,为恒香郡治。治所在今甘肃迭部县东南。隋初省入常芬县。唐贞观二年 (628)复置,寄治恒香戍 (今迭部县境)。神龙元年 (705)废。古县名。唐贞观二年(628年)置,治今甘肃省迭部县境。
①在今浙江绍兴市南。《周礼·职方氏》:“东南曰扬州,其山镇曰会稽”。《山海经·南山经》:“会稽之山,四方,其上多金玉,其下多砆石。”《史记·夏本纪》:“禹会诸侯江南,计功而崩,因葬焉,命曰会稽。会稽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