城桥关
吐蕃置,在今甘肃东乡族自治县西北黄河南岸。《宋史·地理志》 河州: “安乡关,旧城桥关,元符三年赐名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60河州: 安乡城“在州东北五十里。吐蕃所置城桥关也”。
吐蕃置,在今甘肃东乡族自治县西北黄河南岸。《宋史·地理志》 河州: “安乡关,旧城桥关,元符三年赐名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60河州: 安乡城“在州东北五十里。吐蕃所置城桥关也”。
一名铜鱼城。即今福建同安县治大同镇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9泉州府同安县: 银城 “即今县。……其制东西广,而南北隘,如银锭然,故曰银城。又城南溪有二石,状如鱼,色若铜鼓,亦名铜鱼城”。又称铜鱼城。即今福
唐武德五年 (622) 改毗善县置,属儋州。治所在今海南省临高县西北。天宝元年 (742) 改属昌化郡,乾元元年 (758) 复属儋州。五代南汉时废。古县名。唐武德五年(622年)改毗善县置,治今海南
在今甘肃渭源县西南三十里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渭源县:“又西南有五竹山,清源河出焉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60渭源县“七峰山”条内:“五竹山在县西南三十里。山多细竹,峰峦奇秀。有岩曰秀峰岩,山下有谷曰银沟谷。
即今江苏淮安市东车桥镇。清光绪《淮安府志》卷首《图说二》:府东有车桥镇。1944年3月,红四军第一师以一部兵力在地方武装配合下,对车桥镇日伪军进行了一次歼灭战。同时将自淮安、淮阴四次增援之日伪军大部歼
又作大真国、东夏国。金贞祐二年(1215)蒲鲜万奴据辽东自立,都咸平(今辽宁开原市东北老城镇)。国号大真。次年,降于蒙古,同年复叛。改国名东夏。旋移都南京(今吉林延吉市东城子山古城)。辖境约当今吉林大
西汉置,属东海郡。治所在今山东临沂市北十五里。后避景帝刘启名讳,改为开阳县。按文献记载景帝以前亦作开阳者,乃为后世追改。古县名。西汉以启阳邑置,治今山东省临沂市北。属东海郡。后避景帝刘启名讳,改名开阳
即今四川城口县东河鱼乡。清道光《城口厅志》卷3:中坝子场在“厅东一百四十里”。
在今山西芮城县西北八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1芮城县:万寿堡“《志》云,周显王时,芮民西接于秦,葺此堡以自守,废址犹存”。
①在今浙江海盐县西南三十二里六里乡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3: 六里山 “一名金粟山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1海盐县 “长墙山” 条: 金粟山 “周回六里,亦名六里山,下临澉浦”。②在今陕西蒲城县东北二十五里
①西汉置,属安定郡。为属国都尉治。治所在今宁夏同心县东北下马关镇北红城水古城。东汉末废。②北魏太延二年(436)置,属新平郡。治所在今陕西旬邑县西二十八里。西魏大统十四年(548)移治今彬县西北十五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