城子疃
即今辽宁新金县东北城子坦镇。为金福铁路 (今金城线) 的终点。
即今辽宁新金县东北城子坦镇。为金福铁路 (今金城线) 的终点。
①即华山。在今江苏吴县西。明王鏊《姑苏志》卷8:华山“山半有池在绝,横浸山腹,逾数十丈,故又名天池山”。②在今四川江油市西。《寰宇记》卷84江油县:天池山“在(龙)州南
①明置,属彭水县。在今四川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西北西泡乡 (虎家垭)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彭水县: “东北有亭子关。” 清光绪 《彭水县志》 卷1: 亭子关 “在县东北一百五十里,与黔江接壤,形势彷佛二峰
在今江苏邗江县南扬子桥附近。古时在长江北岸,由此南渡至京口(今江苏镇江市),为江滨要津。《资治通鉴》:隋开皇十年(590),“(杨)素帅舟师自扬子津入击贼帅朱莫问于京口,破之”。大业七年(611)建临
从江苏清江浦 (今淮阴市) 西至杨庄。长17.3公里。清宣统元年 (1909) 动工修建,1911年建成。次年被拆除。
亦名坡头墟。即今广东廉江市东南平坦镇。清光绪《高州府志》卷10石城县:坡头墟在“县东南六十五里”。1922年改为平坦墟。
唐武德四年(621)置,属南方州。治所在今广西上林县东。贞观时属澄州。北宋开宝五年(972)废入上林县。古县名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析领方县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上林县东。属南方州。后改属澄州。北宋
南宋绍兴元年 (1131) 改越州置,为南宋陪都。治所在山阴、会稽二县 (今浙江绍兴市)。以年号为名。辖境相当今浙江浦阳江 (浦江县除外)、曹娥江流域和余姚、慈溪二市西部。元至元十三年 (1276)
即婆鲁师洲。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岸之巴鲁斯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附 《广州通海夷道》: “ (胜邓洲) 又西五日行,至婆露国。”
即南华山。在今云南祥云县东南四十里大坡村。巍峨挺拔,双峰对峙,为当地著名风景名胜区。
1913年改云霄厅置,属福建西路道。1914年属汀漳道。治所即今福建云霄县。1928年直属福建省。在福建省西南部沿海、漳江流域。属漳州市。面积1054平方千米。人口41.3万。辖6镇、3乡。县人民政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