土军川
在今山西石楼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2石楼县:土军川“在县西五十里。源出团圆山,有土军谷,亦曰吐京谷,西达于大河,县境诸水,悉流合焉,或讹为统军川”。
在今山西石楼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2石楼县:土军川“在县西五十里。源出团圆山,有土军谷,亦曰吐京谷,西达于大河,县境诸水,悉流合焉,或讹为统军川”。
又名紫亭城。在今甘肃肃北蒙古族自治县。《晋书·凉武昭王李玄盛传》 载:“筑城于敦煌南子亭,以威南虏。”即此。
即今湖北秭归县 (剪刀峪) 西北新滩镇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归州: “东南有南逻口巡检司,后迁于新滩。” 清代宜昌府同知驻此。
在今福建漳平市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9宁洋县:宁济桥“在县城(今双洋镇)南。万历五年建,长十八丈,寻圯。九年重建”。
①唐天授二年 (691) 置,治所在大乡县(今湖南永顺县东南老司城)。辖境相当今湖南永顺、保靖、古丈、龙山等县地。五代晋天福五年 (940)移治今湖南古丈县东北会溪坪,称为下溪州。元初废。②北宋大观元
在今广西防城港市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4钦州: “管界巡司在州西百八十里。本名时休峒。永乐中改置巡司,嘉靖中没于交阯,寻复来归。”清雍正十二年 (1734) 移治龙门 (今钦州市南龙门港镇)。乾隆
战国魏邑。在今河南滑县东北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 引 《竹书纪年》: 梁惠成王十三年 (前357),“与郑鹿”。即此。
即胤山县。治所在今四川广元市东南一百三十里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84利州: 嗣山县城,“ 《元和郡县志》 云: 嗣山县置城元白山上。武德四年筑义清县,天宝元年改为嗣山县”。
简称黑水监军司。西夏置,为十二监军司之 一。治所在黑水城 (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南哈拉和图,一说在今甘肃金塔县北)。元改置亦集乃路。
一名十八里滩。在今安徽凤阳县东北四十里淮河中。《资治通鉴》: 五代周显德四年 (957) 十一月,周世宗自镇淮军济淮,“丁亥,至濠州城西。濠城东北十八里有滩,唐人栅于其上,环水自固,谓周兵必不能涉。戊
在今广东廉江市西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零绿县: “以零绿水名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104石城县:零洞水 “在废零禄县西三十里。源出县西境零洞山,下流入海。一名零禄水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