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唐河县

唐河县

1923年改沘源县置,属河南汝阳道。治所即今河南唐河县。以唐河为名。1927年直属河南省。


在河南省西南部,北与湖北省毗邻。属南阳市。面积2512平方千米。人口126.2万。辖11镇、7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。北魏置上马县(治今唐河县城)。唐天宝元年(742年)改上马县为泌阳县,治今址。天祐三年(906年)唐州移治泌阳县,改称泌州。五代唐改泌州为广州,晋复为泌州,汉改唐州。宋、金、元因之。明洪武二年(1369年)废泌阳县入唐州。三年置唐县,属南阳府。清因之。1914年因与河北省唐县重名,改称沘源县,以沘水源于此得名。属豫南道。1914年属汝阳道。1923年改沘源县为唐河县,以唐河命名。1927年直属河南省。1949年属南阳专区,1969年属南阳地区,1994年属南阳市。地处南阳盆地东部,唐河及其支流泌阳河、桐河、三家河、清水河、蓼阳河流经境内。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农产以小麦、稻、玉米、豆类、棉花、芝麻、油菜籽、花生为主。矿产有石油、萤石、花岗石、石灰石等。有食品、饲料、纺织、建材、机械、化工、造纸、缝纫、印刷等厂。312国道和方枣、确内公路在县城相交。名胜古迹有泗洲塔、陕西会馆(又名源潭关帝庙)、寨茨岗遗址、湖阳公主墓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邛都河

    指今四川西昌市东南邛海及邛海河。东晋常璩《华阳国志·蜀志》:邛都县“有邛都河,河中有蜯巂山”。

  • 静法寺

    又称净法寺。在隋大兴城延康坊东南隅,今陕西西安市。宋敏求 《长安志》 卷10: 静法寺“隋开皇十年,左武侯大将军陈国公窦抗所立。寺门拆抗宅棨戟门所造。西院有木浮图,抗弟琎为母成安公主建,重叠绮丽,崇一

  • 泡子河

    在今北京城崇文门东北。清 《日下旧闻考》 卷46引 《燕都游览志》: “泡子河在崇文门之东城角,前有长溪,后有广淀。” 初由元大都丽正门(南城墙正门,今天安门南) 左东南流入通惠河,明南城墙外移,把泡

  • 汉川郡

    隋大业三年(607)改梁州置,治所在南郑县(今陕西汉中市东)。辖境相当今陕西汉中市及南郑、勉县、城固、洋县、佛坪、镇巴等县,四川省南江县地。唐武德元年(618)复名梁州。隋大业三年(607年)改梁州置

  • 真润县

    唐武德五年 (622) 置,属山州。治所在今越南清化省清化县南境。贞观元年 (627) 废入建初县。

  • 石门站

    ①元置,即今江西金溪县西南石门乡。②元置,在今四川江津市西南一百二十里白沙镇。明万历九年(1581)改为白沙水驿。

  • 山头关

    明置,属三万卫。即今辽宁铁岭县东北山头堡。明《辽东志》卷2:山头关在“三万卫南六十里”。

  • 岳岭口

    在今河北唐县西北一百二十里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唐县: “西北有大茂山,即恒岳也,东麓有岳岭口巡检司。”

  • 沟沟崖

    又名沟崖。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北十八里。德胜口村居沟口,是进入沟沟崖必经之地。有上崖、中崖、下崖之分。明、清时建有瑞峰庵、斗姥宫、娘娘庙、玉虚观等大小庙宇七十二座,今多已不存。相传这里原有飞瀑垂帘、寒泉

  • 福山海口

    在今山东烟台市西北。清雍正十三年 (1735) 移即墨县雄崖巡司驻此,称为福山海口巡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