咸安县
隋开皇十八年 (598) 改绥安县置,属蓬州。治所在今四川营山县东北五十八里三元乡兴福村。大业三年 (607) 属宕渠郡。唐武德初复属蓬州,天宝初属咸安郡,至德二年 (757) 改为蓬山县。
古县名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年)改绥安县置,治今四川省营山县东北。属宕渠郡。唐至德二载(757年)改蓬山县。
隋开皇十八年 (598) 改绥安县置,属蓬州。治所在今四川营山县东北五十八里三元乡兴福村。大业三年 (607) 属宕渠郡。唐武德初复属蓬州,天宝初属咸安郡,至德二年 (757) 改为蓬山县。
古县名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年)改绥安县置,治今四川省营山县东北。属宕渠郡。唐至德二载(757年)改蓬山县。
①唐如意元年 (692) 于旧分水县地置,属睦州。治所在今浙江桐庐县西北五十四里分水镇。《寰宇记》 卷95分水县: “武盛县因界内武盛山以为名。” 神龙元年 (705) 复名分水县。②唐长寿二年 (6
在今云南剑川县南十五里下登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7剑川州: 罗鲁城 “唐所筑,今为瓦窑村址。罗鲁,西南夷云海也”。
即康国。国都在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北七里。唐玄奘 《大唐西域记》 卷1: 飒秣建国“周千六七百里,东西长,南北狭。国大都城周二十余里,极险固,多居人。异方宝货,多聚此国”。《新唐书·西域传》: “康
又名袳邑、侈邑。春秋宋地。在今安徽宿州市西。一说在今涡阳县东北。《春秋》: 桓公十五年 (前697),“公会宋公、卫侯、陈侯于袲”。即此。《公羊传》 作 “侈”。古邑名。春秋宋邑。在今安徽省涡阳县东北
亦作石膏铺。即今四川仁寿县西北八十七里视高乡。清光绪 《仁寿县志》 卷1: 北路有石膏铺。民国改作视高铺。
即今安徽蒙城县西北小涧镇。明嘉靖《寿州志》卷1:蒙城县有小涧集。清道光《安徽通志》卷29蒙城县:小涧集在“县西北二十五里”。
即托漠河城。在今辽宁抚顺市东。《清太祖实录》作“托木河城”。即“托漠河城”。
在今广西蒙山县北四十里群峰山下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7永安州: 群峰营 “在州北群峰山下,有巡司。《志》 云: 洪武中置司于峡口堡北,后迁于杜莫砦。万历中迁于州东北之猫儿堡”。
西晋置,属九德郡。治所在今越南义静省境。南朝宋以后废。
在今江苏扬州市北门外。《扬州名胜录》卷1载:“小金山圆如伏釜, 四围环水, 远近十里中皆埋铁镬。古治水者,以此压水,俗称李王锅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