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和县

和县

1912年改和州置,属安徽安庆道。治所即今安徽和县。1928年直属安徽省。


在安徽省东部。属巢湖市。面积 1412 平方千米。人口65.1万。辖13镇、8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历阳镇。和县古称历阳,因“县南有历水”而得名。秦置历阳县,治今历阳镇,属九江郡。西汉为都尉治。东汉扬州刺史驻此。北齐天保六年(555年)置和州,治历阳县(今和县)。明初省县入州,初属庐州府,后为直隶州。1912年废州为和县。1914年属安庆道,1927年直属安徽省。1949年属皖北行署区巢湖专区,1952年属安徽省芜湖专区。1959年与含山县合并为和含县。1961年撤销和含县,复为和县。1965年属巢湖专区,1971年属巢湖地区,1999年属巢湖市。地处长江沿江平原与江淮丘陵边缘结合地带。驷马诸山横亘在西北部,如方山海拔315米,为最高点,为长江与滁河分水岭。中及东南部为低平冲积平原。裕溪、滁河分列南北,为与无为、全椒二县界河。得胜河、姥下河、牛屯河皆顺地势横贯县境东入长江。长江由南向北流注。上有梁山,下有乌江,中有横江,均为东渡江东的著名古渡。驷马山引江工程为大型灌溉和航运工程。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农产水稻、小麦、油菜籽、棉花、芝麻等,为全国重点产棉县之一。产甜叶菊、姥半夏等药材。矿产有煤、铁、磷、白云石、石灰石等。工业有金刚石、水泥、造纸、砖瓦、醇酒、水泵、农药、胶合板等。芜湖长江大桥北端位于和县南境。淮南铁路横贯南境。巢宁公路横穿东西、全芜公路横穿南北。有连接长江两岸通往马鞍山的汽车轮渡。长江航运下通南京、上通芜湖等地。名胜古迹有龙潭洞、县猿人遗址、乌江霸王庙、唐刘禹锡陋室、明建文昌塔、西梁山、香泉温泉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谈州

    唐置羁縻州,属邕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广西大新县东南。北宋改为谭州。唐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左州镇西、大新东南潭溪处。属邕州所领羁縻州。辖境相当今崇左、大新一带。北宋作谭州。

  • 朝里寨铺

    在今贵州从江县北。《清一统志·黎平府》 “丙妹铺” 条: “贯洞、朝里寨铺” 等 “皆戍守处”。

  • 伊巴丹站

    一作一把旦站。清置,即今吉林伊通满族自治县东北二十五里伊丹镇。《清一统志·吉林二》 “尼什哈站”条下:“苏斡延站即双杨站,又西南六十里至伊巴丹站,即驿马站。”

  • 韦静山

    在今宁夏中卫县西南。《清一统志·宁夏府》:韦静山“在中卫县西南”。

  • 鼎路门

    即安门。汉长安城南面中门。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西张村。《三辅黄图》 卷1: “长安城南出第二门曰安门,亦曰鼎路门。”

  • 福州府

    元至正二十七年 (1367) 朱元璋改福州路置,属福建省。治所在闽县、侯官县 (今福建福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福建尤溪县北尤溪口以东的闽江流域和屏南、罗源、连江等县地。南明隆武元年(1645) 唐王即位于

  • 珠树潭

    即今江西万载县西南珠潭镇。清置巡司于此。又作铁山界。即今江西省万载县西南株潭。明时置巡检司于此。

  • 海安郡

    东魏武定七年 (549) 改北东海郡置,治所在襄贲县 (今江苏涟水县)。隋开皇初废。东魏改北东海郡置,治涟口(今江苏涟水县东)。辖境约当今江苏省涟水县北、东部至灌南、灌云境。属海州。隋开皇初废。

  • 泾南县

    唐贞观八年 (634) 析泸川县置,属泸州。治所在今四川纳溪县东南。《旧唐书· 地理志》 泾南县: “在泾水之南。” 因名。后废入泸川县。古县名。唐贞观八年(634年)置,治今四川省泸州市南。属泸州。

  • 魁玛屯

    亦作葵马、奎密。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东岸波卡洛夫卡附近。清初属宁古塔将军。康熙 《皇舆全览图》: 黑龙江下游葵马河口有 “葵马噶山”。后属三姓副都统。光绪 《吉林通志》 卷17: 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