吴竹岭
在今广东仁化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2仁化县:吴竹岭“在县西北三十里。吴溪水出焉,下流亦入于浈水”。
在今广东仁化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2仁化县:吴竹岭“在县西北三十里。吴溪水出焉,下流亦入于浈水”。
北周天和二年 (567) 置,属洪雅县。即今四川洪雅县。隋开皇十三年 (593) 改洪雅县为丹棱县,于洪雅镇置洪雅县。
在今山西静乐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0静乐县:龙尾庄“明初元裔屯静乐岢岚山中,结寨自固,旋寇武州。太原守将击败之,追至龙尾庄,擒其三太子脱忽的,即此”。在今山西省静乐县西。明初元裔屯静乐岢岚山中,旋寇武
即覃家寨。在今湖南张家界市东北覃家山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7慈利县: 覃垕寨 “在县西。明初覃垕作乱,命杨璟讨之,进至覃垕寨。……既而大兵取蜀,周德兴克其覃垕寨,即此”。
即今广东海丰县西南梅陇镇。清光绪 《惠州府志》 卷8: 海丰县有梅陇墟。
古名谷水。即今甘肃武威市西北之石羊河。《水经注》 卷40: 都野泽 “上承姑臧武始泽,泽水二源,东北流为一水”。亦名武始大泽。《十六国春秋辑补》 卷72前凉录: 东晋永和十一年(355),“宋混次于武
清制每省设一布政使司,掌管全省财赋和属官。唯江苏省自乾隆二十五年(1760)后分设江宁、江苏二布政使司,江苏布政使司驻苏州府(治今苏州市),辖苏州、松江、常州、镇江四府及太仓直隶州、海门直隶厅。清制每
在今江苏仪征市南泗源沟,临运盐河为市。清光绪 《江苏全省舆图》 仪征县: “泗源沟镇俗名十二圩,在城南五里。”
在今云南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6禄劝州:乌蒙河“在州北。源出乌蒙山,下流入于金沙江”。
明置,属盖州卫。即今辽宁大石桥市东南汤池镇。因旧有温泉而得名。明《辽东志》卷1《盖州卫图》:卫东北有汤池。
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奥什东南。清徐松 《西域水道记》 卷1: 冲巴噶什部布鲁特牧地 “自铁叶尔里叶克岭北而东尽图舒克塔什卡伦北三日程地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