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万历六年(1578)置,即今辽宁宽甸满族自治县东南永甸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7辽东都司“长奠堡”条下:“东北五十里为永奠堡。”
即今天津市西郊杨柳青镇。位于南运河畔,有水运交通之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3静海县“小直沽”条载:“《志》云,出县北五十里为杨柳青。”清置杨青巡司、杨青水驿、杨青马驿于此。以年画著名于世。区片名。在天津市
即今吉林伊通满族自治县西北五台子街。清光绪《吉林通志》卷15《舆地志·疆域上》:伊通州西北有五台子。集镇名。在吉林省德惠市东部。五台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900。处清筑柳条边第五边台处,故名。主产玉米。
即今江西万安县东南武术乡。清置巡司于此。
即今吉林通化市。清光绪间置通化县于此。即“头道松花江”。
即今浙江台州市椒江口外台州湾东南海中之台州列岛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台州府太平县:“积谷山东北即台州群岛,其著者上、下大陈山。”
即大明城。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古城营村旁。为北齐别都晋阳的内城。
在今山东莱芜市东北七十二里原山西麓。《十六国春秋辑补》卷61 《南燕录》:慕容超母与妻自姚秦还,“超亲率六宫,迎于马耳关”。即此。又称马耳谷口。在今山东省莱芜市东北马耳山。东晋义熙三年(407年)后秦
即今河北廊坊市西北二十二里万庄镇。清乾隆《东安县志》卷2:万庄镇“离城五十里”。
藏语全称为隆务德钦曲科尔朗。始建于元大德五年 (1301)。明洪武三年 (1370) 取名为隆务仓。嗣后,佛教僧侣散木丹仁钦主持正式建成隆务寺。在青海同仁县城旁,是安多地区格鲁派大寺院之一。在青海省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