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

①西周封国。姜姓。在今山东莒南县东北。春秋初为莒国所灭。《春秋》:隐公二年(前721),“夏五月,莒人入向”。即此。

②周畿内邑。在今河南济源市西南。《诗经·小雅·十月之交》:“皇父孔圣,作都于向。”《左传》:隐公十一年(前712),周桓王“与郑人苏忿生之田”,有“”。《水经·济水注》:天浆涧水“出轵南睪、向城北”。又引《竹书纪年》曰:“郑侯使韩辰归晋阳及向。二月,城阳、向。更名阳为河雍,向为高平。”

③春秋吴地,在今安徽怀远县西北。《左传》:襄公十四年(前559),“吴告败于晋,会于向”,即此。

④春秋郑邑。在今河南尉氏县西南五十里。《左传》:襄公十一年(前562),诸侯伐郑“师于向”。即此。


(1)古国名。西周封国,姜姓。在今山东省莒南县东北。春秋初为莒国所并。《春秋》隐公二年(前721年):“莒人入向。”即此。(2)古邑名。(1)春秋时周畿内邑。在今河南省济源市南。《诗经·小雅·十月之交》:“皇父孔圣,作都于向。”(2)春秋郑邑。在今河南省尉氏县西南。《左传》襄公十一年(前562年):“诸侯会于北林,师于向。”即此。(3)春秋吴邑。在今安徽省怀远县西北。《左传》襄公十四年:“吴告败于晋,会于向。”即此。西汉置向县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长峪城

    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八十里,近怀来县界。清光绪《昌平州志》卷3:“长峪城高一丈八尺,周三百五十余丈,南北二门。明正德十五年建城,南有小城曰长峪新城。”皆为明、清驻守重地。

  • 罗瓮山

    在今湖南麻阳苗族自治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1麻阳县 “都督山” 条下: 罗瓮山 “山石纡回,层叠突起如瓮。旧产朱砂,今绝”。

  • 平虎隘

    在今广东和平县东北六十里下东镇西南兴隆村。初名乌虎村。明嘉靖中筑土城,寻为徐仁器所据,隆庆中平徐仁器,因名平虎。

  • 秦沟

    在今江苏铜山县东北三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徐州府 一》: 秦沟 “明嘉靖四十四年,河溢丰县,分南北股,皆经沛县,漫入于此,溢入运河。隆庆中,遂成大河。时谓之北路”。

  • 石高寨

    在今福建长泰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9长泰县:石高寨“在县东十里。宋置。昔人尝保此以避贼”。

  • 铁镰山

    在今陕西大荔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4同州大荔县: 铁镰山,“ 《志》 云: 在州北二十五里沮水岸,土具黄、白、赤三色,其形如镰,因名”。

  • 敬武县

    西汉置,属巨鹿郡。治所在今河北赵县东北。东汉废。《水经·浊漳水注》: 白渠水 “又东径敬武县故城北。按 《地理志》: 巨鹿之属县也。汉元帝封女敬武公主为汤沐邑。阚骃 《十三州记》 曰: 杨氏县 (今晋

  • 特甫站

    元置,在今吉林德惠市西南。元 《析津志》 天下站名: 西祥州 “正南八十 (里),特甫”。即此。

  • 昌化县

    ①北齐天保三年 (552) 置,为怀政郡治。治所即今山西离石县。北周建德六年 (577) 改离石县。②隋大业六年 (610) 置,属珠崖郡。治所在今海南昌江黎族自治县西昌城镇东南旧县。唐属儋州。北宋熙

  • 妙峰山

    在今北京市门头沟区东北,与昌平县交界处。海拔1291米。西山主峰之一。景色秀丽,花木繁茂,山上多古庙,其中以碧霞元君庙最为著名。清富察敦崇《燕京岁时记》:“妙峰山碧霞元君庙在京城西北八十余里。……每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