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后宅镇

后宅镇

即今江苏无锡县东南后宅镇。清光绪《江苏全省舆图》金匮县:“后宅镇在城东南四十里。”


(1)在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南部。面积33平方千米。人口3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后宅,人口 4500。因位于明兵部司务邹姓故宅后,故名。1949年为后宅镇,1950年改乡,1958年改公社,1983年复乡,1993年置镇。产稻、小麦、油菜籽等。有机械、化工、轻工、冶金、电子、建材等厂。硕后公路经此。(2)在浙江省义乌市西北部,西北邻浦江县。面积65.1平方千米。人口4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后宅,人口 5980。原名黄龙后宅,《南阳叶氏宗谱》载,昔“宅边古木大而茂,挺而秀。适有繁藤盘绕其上,其色黄,故名黄龙”。祖先“由叶塘迁居黄龙。黄龙之派皆洪氏之后,故称黄龙后宅”。后简称后宅。民国时称永宁乡,1956年改后宅乡,1958年后改公社,1987年置镇。产稻、生猪等。特产青枣。有服装、建材、丝毯等厂。集贸繁兴,有竹木、牲畜、小商品等专业市场。蒋义公路经此。(3)在广东省南澳县南澳岛西部。县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29.1平方千米。人口4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后宅,人口1.9万。镇境东部古称隆澳,名源于前江湾畔隆眼砂澳。《南澳志》载:隆澳南北皆面海,南为大海,北为内海,南称前江,北称后汐,澳人读汐为“宅”,古亦作后宅。明万历三年(1575年)设协守漳、潮等处专驻南澳副总兵。翌年在隆澳筑城,1937年县城从深澳迁此。1950年设隆西行政委员会。1952年置隆西乡。1953年分隆西、西山两乡,1956年撤乡属南澳渔业公社。1960年设后宅公社,1965年析置后宅镇。1984年后宅公社并入。多为丘陵区。高嶂海拔587.1米,为县最高峰。以渔业为主,有海水养殖业。兼种稻、蔬菜。山地种柑橘、香蕉等水果。有化工、绣花、渔网加工、五金修配等企业。南环公路经此。后江为主要港口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小坝堡

    明置,即今宁夏青铜峡市。1942年宁朔县迁治于此。1960年8月置青铜峡市。

  • 鼠囤

    亦作老鼠囤。在今四川屏山县境。《明史·李应祥传》: 万历间讨腻乃,“游击万鏊蹑击撒假于鼠囤,获其妻子”。约在今四川省屏山县境。明万历十五年(1587年)游击万鏊攻邛部属夷酋撒假于此。

  • 狮子石

    即今海南省儋州市西北海中大铲礁。《寰宇记》 卷169儋州: 狮子石 “在义伦县西八十里。石在海中,形如狮子”。明正德 《琼台志》 卷6: 狮子石 “在州 (治今中和镇) 西五十里高麻都海中。一石峰状类

  • 望高山

    在今山东安丘市西北二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5安丘县: 望高山 “山形突兀,远视高耸”。

  • 水绘园

    在今江苏如皋市城东北隅。《清一统志·通州》:水绘园,“县人冒襄栖隐于此。有寒碧堂、洗钵池、小浯溪、小三吾诸胜,一时海内巨公知名之士,咸觞咏其中”。后逐渐荒废。康熙间于该园建雨香庵。乾隆年间汪之珩于雨香

  • 双溪

    ①即今浙江遂昌县西之前、后溪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4遂昌县:双溪“在县治南。其源一出县西北之大楼岩,引流而东谓之金溪;一出县西北七十里之湖山, 亦谓之湖溪, 群山之水皆汇入焉,萦洄荡漾,恍若江湖,经县东南

  • 余吾县

    西汉置,属上党郡。治所即今山西屯留县西北余吾镇。东汉建武七年(31)徙封栎阳侯景丹子尚为余吾侯于此。后废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山西省屯留县城西北余吾镇。属上党郡。东汉建武时改置余吾侯国。

  • 九塞

    古代的九个要塞。《吕氏春秋·有始览》:“何谓九塞?大汾、冥厄、荆阮、方城、殽、井陉、令疵、句注、居庸。”《淮南子·墜形训》 大汾作“太汾”,冥厄作“渑厄”,殽作“殽阪”。九个要塞的合称。《吕氏春秋·有

  • 蒙怜路

    元至元二十七年 (1290) 于蒙怜甸置蒙怜路军民总管府,属云南行省。治所在今缅甸八莫稍南。明洪武十五年 (1382) 改为府。后废。元至元二十七年(1290年)置,治今缅甸勐卯西。属云南行省。明洪武

  • 湖趺山

    在今浙江湖州市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1归安县: 湖趺山 “在县东南二十五里。一名长超山。山侧有湖,广二百顷,名湖趺漾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