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轨城
在今河南洛宁县东北杨坡乡城头村。西魏置同轨防于此。《周书·裴宽传》:“大统五年,授都督同轨防长史。”隋开皇初熊耳县和唐初永宁县皆曾移治于此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宝应元年(762)十月,讨史朝义、仆固怀恩等,“军于同轨”,即此。
在今河南省洛宁县东。唐宝应初仆固怀恩讨史朝义于东京(洛阳),军于此。
在今河南洛宁县东北杨坡乡城头村。西魏置同轨防于此。《周书·裴宽传》:“大统五年,授都督同轨防长史。”隋开皇初熊耳县和唐初永宁县皆曾移治于此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宝应元年(762)十月,讨史朝义、仆固怀恩等,“军于同轨”,即此。
在今河南省洛宁县东。唐宝应初仆固怀恩讨史朝义于东京(洛阳),军于此。
①在今安徽歙县北二十里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歙县“有主簿山”。《舆地纪胜》卷20徽州:主簿山“即飞布山,在歙县。《新安记》云:昔寇乱,县主簿率百姓保此山获全,因名。唐天宝间改名飞布”。②在今安徽祁门县
即西亳。在今河南偃师市西。《史记·田儋列传》:“田横乃与其客二人乘传诣雒阳。未至三十里,至尸乡厩置,……遂自刭。”即此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河南郡偃师县:“尸乡,殷汤所都。”《续汉书·郡国志》 河南尹匽
南宋绍兴二十一年 (1151) 析临淮县置,属泗州。治所在今江苏盱眙县西。金明昌六年(1195) 与盱胎县合并,并移治今盱眙县西北 (淮水北岸,今已沦入洪泽湖中)。元至元二十一年 (1284)废入临淮
即今山东莱西市北三十四里南岚乡。旧属莱阳县。清光绪 《山东通志》 卷2 《舆图志》: 莱阳县西北有南岚集。
①亦名浣花草堂。在今四川成都市区西郊浣花溪畔。为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故居。唐乾元三年(760)诗人在此盖草舍居住,即诗中所云“万里桥西宅,百花潭北庄”。北宋元丰间,在旧址建祠宇,近梵安寺,成为成都
在今广东台山市西南。《清一统志·广州府》:那骨堡“在新宁县西南。本朝乾隆二十一年设县丞,三十一年移驻大澳”。在今广东省台山市西南。清乾隆二十二年(1757年)设新宁县县丞驻此。
古称鹊头戍。唐置镇,属南陵县。在今安徽铜陵县北十里长江中鹊头山上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南陵县: “有鹊头镇兵。” 《元和志》 卷28南陵县: 鹊头镇 “在县西一百一十里。即春秋时楚伐吴,败于鹊岸是也。
即今广西田阳县西南巴别乡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:百色厅恩阳县西有巴平墟汛。
①在今江西南昌市东南。顾野王《舆地志》:“齐城在州东陆路二十里。吴大帝太元二年,立孙奋为齐王,都武昌。诸葛恪执政,徙奋居于此。”《水经·赣水注》:“(豫章)郡东南二十余里又有一城,号曰齐王城,筑道相通
在今山东烟台市宁海镇东十五里。《史记·田敬仲完世家》:“太公乃迁康公于海上,食一城,以奉其先祀。”即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