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双流镇

双流镇

又作沙碛茅土。即今吉林洮南市。清光绪三十年(1904)置洮南府于此。1913年改为洮南县治。民国徐曦《东三省纪略》卷2:洮南县治“土名双流镇(原名沙碛茅土),当洮儿河南岸”。即此。


(1)在四川省营山县东北部。面积42平方千米。人口2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双流,人口1510。因地处麻柳河与木桥河汇流处,故名。1951年设双河乡,1958年改公社。1981年更双流公社。1984年改乡,1985年置镇。1992年普岭、木桥、金堂三乡并入,1994年普岭、金堂二乡划出。产油菜籽、小麦。有粮油加工、铁木加工、榨油、印刷、染织、酿造等厂。营仪公路经此。有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留下的题壁、石刻标语。(2)在贵州省开阳县西部,高峰寺北麓。面积179平方千米。人口3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龙岗村,人口2770。全称双流泉,因村侧有两泉,故名。1992年合并双流、高云、白马三乡置镇。有磷、铝土、汞、煤、水晶、重晶石等矿。产小麦、玉米、稻等。久铜公路经此。有钟昌祚墓、项跋岩壁画、江南大峡谷等名胜古迹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太阳埠

    又作大阳埠。即今江西波阳县东北太阳埠乡。清同治《江西全省舆图》卷12:饶州府鄱阳县东北有太阳埠汛。

  • 堂阳县

    西汉高帝十一年 (前196) 封孙赤为堂阳侯,景帝中六年 (前144) 改为县,属巨鹿郡。治所在今河北新河县西北滏阳河北。《汉书· 地理志》注: “应劭曰: 在堂水之阳。” 故名。东汉属安平国。北魏属

  • 白沙支线

    又称新宁铁路支线。自广东新宁(今台山市)西至白沙。长28.6公里。1917年开工,1920年建成。1939年被日伪拆除。

  • 错尔基寺

    在今四川壤塘县东北中壤塘乡中壤塘村。建于明洪武十一年 (1378),为喇嘛寺庙,保存完好。

  • 驮卢镇

    即今广西崇左县东北驮卢村。北宋置陀陵县于此。元至正间,太平路曾徙治于此。清乾隆四十四年(1779)置巡司驻防。明《徐霞客游记·粤西游日记三》:“西南过驮卢, 山开水绕,百家成市,倚江北岸,旧为崇善地,

  • 留宾场

    即今四川南溪县东北三十里留宾乡。清嘉庆 《南溪县志》 卷 3: 留宾场 “在县东北三十里”。民国 《南溪县志》 卷1: 留宾场 “元时明玉珍据蜀,名游兵镇。明永乐时更今名,清雍正二年复设场”。

  • 金华观

    一名玉京观。在今四川射洪县西北金华镇北金华山上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54潼川府: 玉京观“在射洪县北金华山上。昔陈勳学道山中,东晋宁康三年白日仙去。梁天监中建观。皇祐二年赐名。有老君像,唐明皇所铸。有陈

  • 荔浦县

    亦作荔蒲县。西汉置,属苍梧郡。治所在今广西荔浦县西南四十里青山乡。《元和志》 卷37荔浦县: “因荔水为名。” 三国吴属始安郡。南朝宋属始建国。齐复属始安郡。唐武德四年 (621) 为荔州治。贞观十二

  • 兰溪县

    ①唐武德四年(621)改浠水县置,属蕲州。治所即今湖北浠水县。天宝元年(742)改名蕲水县。②唐咸亨五年(674)分金华县置,属婺州。治所在今浙江兰溪市。以兰溪为名。元属婺州路,元贞元年(1295)改

  • 嵩阳书院

    在今河南登封市北五里。五代周改嵩阳观为太乙书院。北宋改名太室书院,后改为嵩阳书院。程颢、程颐曾讲学于此。与睢阳书院、岳麓书院、白鹿洞书院并称四大书院。元改为嵩阳宫。清复为嵩阳书院。在河南省登封市区北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