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双河场

双河场

①即今四川江津市东北双溪镇。清光绪《江津县志》卷2:双河场“距城四十里”。

②即今四川宣汉县西北双河镇。清光绪《东乡县志》:双河场“去县治七十里,接达县界”。

③即今四川梁平县东南龙江乡。清光绪《梁山县志》卷3:双河场在“县南六十里”。

④亦名双合场。即今四川华蓥市。清宣统《广安州新志》卷9:双合场在“州南五十里。本名双合口,地界岳池县。山产矿产”。1979年于此建立华云工农区,1985年改为华蓥市。


集镇名。在云南省大关县东南部。属青龙乡。人口380。村处汤家沟与榨房沟会合处,曾在此赶过集,故名。唐时为西安县治,后因地震裂岩埋浸大部村落迁居。1962—1970年曾为区(乡)人民政府驻地。产玉米、稻、小麦、甘薯、烤烟、元麻、油桐、竹子等。有公路接彝岔公路。有五百年树龄古黄葛树两株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亦息渴儿

    即亦思宽。又名热海。今吉尔吉斯斯坦东部之伊塞克湖。《明一统志·亦力把里》:热海“周数百里。夷呼亦息渴儿”。即“热海”。

  • 乐桥汤

    在今西藏安多县一带。唐时地居青海交通要道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鄯州西平郡:“(鹘莽峡)百里至野马驿。经吐蕃屯田,又经乐桥汤,四百里至閤川驿。”即今西藏自治区聂荣县东陇雀湖。唐入吐蕃驿道经此。

  • 南野 (埜) 水

    在今江西南康县西北。《明一统志》卷58南安府: 南野水 “在南康县治西。一名桃水。下流合莲塘水入章江”。

  • 梁水郡

    三国蜀析兴古郡盘南置, 属降都督, 旋废。西晋永嘉五年 (311) 复置,属宁州。治所在梁水县 (今云南开远市)。辖境约当今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大部,北至江川、华宁诸县,东有砚山县

  • 劳村江

    即今贵州荔波县东之樟江。《清一统志·都匀府》:劳村江“在荔波县东南一百二十里。有三源:一出自县西水岩山;一出自县北烂土司,至县东南合流。一出自县东北黑瑶洞,亦流入焉。又东南径思恩入河池州界,为金城江”

  • 泰州

    ①北魏延和元年 (432) 改雍州置,治所在蒲坂县 (今山西永济市西南二十五里蒲州镇东南)。辖境相当今山西永济、万荣、临猗等市县地。太和中废。东魏天平中复置。北周明帝二年 (558) 改为蒲州。②唐武

  • 东阁

    在今四川崇州市。唐杜甫《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见寄》诗云:“东阁官梅动诗兴,还如何逊在扬州。”《方舆胜览》卷52崇庆府有“东阁”。《清一统志·成都府二》:“东阁在简州。”

  • 纳雪比如

    即比如宗。今西藏比如县。

  • 汉川县

    北宋太平兴国二年(977)改义川县置,属汉阳军。治所在今湖北汉川县北二十六里刘家隔镇。因避太宗赵光义讳改名。元属汉阳府,至元二十二年(1285)移治今汉川县。民国初属湖北江汉道。1932年直属湖北省。

  • 龙门卫

    明宣德六年(1431)置,属万全都司。治所在今河北赤城县西南龙关镇。清康熙三十二年(1693)改为龙门县。明宣德六年(1431年)置,治今河北省赤城县西南龙关。属万全都指挥使司。清康熙三十二年(1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