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博平县

博平县

①西汉置,属东郡。治所在今山东茌平县西北肖王庄乡西南王菜瓜村西二里。三国魏属平原国。北魏属平原郡。隋属清河郡。唐贞观十七年(643) 省入聊城县,天授二年 (691) 复置,属博州。北宋景祐四年 (1037) 徙治宽河镇 (今茌平县西博平镇)。元属东昌路。明、清属东昌府。民国初属山东东临道。1925年属东昌道。1928年直属山东省。1956年撤销,并入茌平县。

②北魏改博县置,为泰山郡治。治所即今山东泰安市东南三十里旧县。北齐为东平郡治。隋开皇十六年 (596) 改名汶阳县。

③南朝宋侨置,属魏郡。治所在今山东章丘市东北博平。北魏属东魏郡。北齐省。


(1)古县名。(1)南朝宋置,治今山东省章丘市东。北齐省。(2)北魏以博县改置,治今山东省泰安市东南旧县镇,属泰山郡。北齐为东平郡治。隋开皇十六年(596年)改名汶阳县。(2)古旧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山东省茌平县西北,属东郡。三国魏、晋属平原郡、国。北魏、北周属平原郡。隋开皇中属博州,大业初属清河郡。唐属博州,贞观十七年(643年)省入聊城县,天授二年(691年)复置。北宋景祐四年(1037年)徙治宽河镇,即今茌平县西博平镇。元属东昌路。明、清属东昌府。原属山东省,1949年改隶平原省,1952年复属山东省。1956年并入茌平县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浮图关

    亦作浮屠关、佛图关。即今四川重庆市渝中区西佛图关。因上有石佛像,故名。为重庆市西重要关隘。《元史·李进传》: 己未年 (1259) 八月,与宋军 “又战浮图关”。即此。

  • 大桑浦

    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南。《寰宇记》卷90江宁县:“大桑浦在县(旧治在今南京市)西十二里,可溉田,吴大帝时将讨关公,平南将军吴范屯大桑,即此处也。在蔡洲通大江。”

  • 崇福寺

    在今山西朔州市城内东街。创建于唐麟德二年 (665)。辽时曾作为林太师衙署,亦称林衙院。辽统和年间改名林衙寺。金天德二年 (1150) 题额“崇福禅寺”,清乾隆间改今名。现存山门及天王、弥陀、观音、地

  • 盘涧泉

    在今福建南平市西南十余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7延平府南平县: 槃涧泉 “在府治前。源出山巅,萦回石涧,泓深清洁。《郡志》 云,郡居山椒,清泉自石崖奔逆而下,用巨竹引之,绵亘数里,遍及郡城”。

  • 大夫嶂

    在今江西石城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8赣州府石城县:大夫嶂“在县西北十五里。中凡三十六岩。宋崇宁中,进士陈邦光居此,因名”。

  • 上黎平长官司

    元置,属思州安抚司。治所在今贵州黎平县西南十八里黎平寨。后废。元置,治今贵州省黎平县西南黎平寨。属思州宣抚司。后废。

  • 鸡翁山

    ①在今陕西汉中市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6褒城县:鸡翁山,“《志》云:山有石峰临黑龙江, 突起如鸡冠状”。②在今贵州凤冈县东南三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石阡府》:鸡翁山“唐鸡翁县在其山下”。

  • ?川县

    北周置, 为滶川郡治。 治所在今湖北钟祥市东北。隋属竟陵郡。唐废。古县名。北周置,治今湖北省钟祥市东北。属滶川郡。隋初属郢州,后属竟陵郡。唐废。

  • 果城山

    在今湖北大冶市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6大冶县: 果城山 “在县西南五十里。环绕如城。一名屏风峡山。又名黄茅尖山。山势峻峭。今有黄茅寨守此”。

  • 长乐堰

    在今湖北阳新县北五十里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永兴县“北有长乐堰,贞元十三年筑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