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靖州
明永乐五年 (1407) 改日南州置, 属安府。治所在河黄县 (今越南中部义静省东南石河一带)。辖境相当今越南义静省东南部地。宣德二年(1427) 以后地入安南。
明永乐五年 (1407) 改日南州置, 属安府。治所在河黄县 (今越南中部义静省东南石河一带)。辖境相当今越南义静省东南部地。宣德二年(1427) 以后地入安南。
唐武德五年(622)置,属越州。治所在今广西博白县南。贞观六年(632)改属白州,十二年(638)省入博白县。古县名。唐武德五年(622年)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白县南。属越州。贞观六年(632年)
即今山东蒙阴县东南三十里桃墟乡。清宣统 《蒙阴县志》 卷1有桃墟。
在今河南孟津县东南。《宋史·高宗纪》:翟进守西京,“率御营统制韩世忠、京城都巡检使丁进等兵战于文家寺,又败”。即此。在今河南省孟津县南。《续资治通鉴》:南宋建炎二年(1128年)翟进导夜袭金营,反为所
即蒲沟镇。在今天津市北,北运河西岸。清同治年间于此设军火库,并设把总驻守。
①战国燕邑,后为赵地。在今河北徐水县西遂城。《史记· 赵世家》: 悼襄王二年 (前243),“李牧将攻燕,拔武遂、方城”。即此。②战国韩邑,后入秦。在今山西临汾市西南 (一说在今山西垣曲县东南)。《史
一作龙舟峪关。在今山西祁县东南六十里北关村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0祁县: 隆州谷关 “县东南九十里,南通沁州,北通徐沟县,西壁皆山,道傍有水,即胡甲水也。洪武三年置巡司戍守。亦曰隆州谷北关”。
在今陕西华阴市东北。《北齐书·薛修义传》:“武帝之入关也,高祖奉迎临潼关,以修义为关右行台,自龙门济河。西魏北华州刺史薛崇礼屯杨氏壁,修义以书招之,崇礼率万余人降。”西魏尝于此置南汾州。在今陕西省韩城
指今越南南部义平省东南之归仁县。《元史·占城传》: 至元二十一年 (1284),唆都领军回,“江淮省所遣助唆都军万户忽都虎等至占城唆都旧制行省舒眉莲港,见营舍烧尽,始知官军已回”。
唐置,属安西都护府。在今新疆和田县南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引贾耽 《四夷路程》: 于阗“南六百里有胡弩镇”。古镇名。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县南。唐时位于于阗南六百里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于阗南六百里
一名清阳城。在今河南修武县东北二十三里李固村。《后汉书· 献帝纪》: 建安二十五年(220),“皇帝逊位,魏王丕称天子。奉帝为山阳公……都山阳之浊鹿城”。李贤注: “浊鹿一名浊城,亦名清阳城,在今怀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