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南郡

南郡

秦昭王二十九年 (前278) 置,治所在郢(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故江陵县城西北纪南城)。后徙治江陵县 (今荆沙市荆州区故江陵县城)。西汉辖境约当今湖北襄樊市、南漳县以南,松滋县、公安县以北,洪湖市以西,利川县及四川巫山县以东地。隋开皇初废。大业初复置。唐改为荆州。


战国秦昭襄王二十九年(前278年)置,治郢县(今湖北江陵县北纪南城),后迁江陵县(今县)。楚汉之际为临江国,西汉高祖五年(前202年)复为南郡。景帝二年(前155年)改临江国,四年改郡。七年改国,中元二年(前148年)复为南郡。元狩二年(前121年)始割东部置江夏郡,宣帝时得长沙国王子封侯所削三县。宣帝后辖境约当今湖北省粉青河及襄樊市以南,荆门、洪湖二市以西,长江和清江流域以北,西至重庆市巫山县。其后辖境渐小。三国吴移治公安城(今公安县)。西晋复迁江陵县。隋开皇初废。大业时曾改荆州为南郡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文扎卡宗

    即温宗。治今西藏乃东县东北温村。

  • 完水

    又名望建河。即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之额尔古纳河及黑龙江,为中俄界河。《魏书·乌洛侯传》:乌洛侯国“西北有完水,东北流合于难水,其地小水皆注于难,东入于海”。古水名。即今内蒙古自治区额尔古纳河和黑龙江省黑

  • 大濛溪河

    亦名濛溪河。在今四川资中县东。源出乐至县南,上源高桥河会石湍河后,流经乐至、资阳、安岳,至县东南苏溪乡濛溪口注入沱江。《寰宇记》卷76盘石县:大濛溪“在县西(东)二十里。溪内有石龙三条,若遇旱,祈即雨

  • 岜崙村

    即今广西河池市西北岜崙村。清光绪《东华录》:光绪三十一年(1905)二月,农民义军“窜河池属之六甲岜崙,陆荣廷率军渡江截剿”。即此。

  • 三江

    ①《尚书·禹贡》 扬州:“三江既入,震泽底定。”《周礼·职方》 扬州: “其川三江。”汉以后各家解释不一:(1)《汉书·地理志》 以今江苏太湖尾闾吴淞江为南江,安徽芜湖市至江苏宜兴市间长江通太湖的青弋

  • 宣化市

    1949年由宣化县城区析置,治宣化 (今河北张家口市宣化区)。1963年撤销,并入张家口市。旧市名。1949年以宣化县城区设置。原属察哈尔省,1952年改属河北省。1955年并入张家口市,降设宣化镇。

  • 五官淀

    又名武溘淀。在今河北任丘市东北三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3任丘县:“五官淀在废阿陵县(治今任丘县东北陵城)之东,上流诸水悉汇于此。”

  • 沮河

    即宜君水。在今陕西耀县。源出县北界,东南流至县城南合漆水为石川河,入于渭河。《诗经·周颂 ·潜》: “猗与潦、沮。” 《尚书·禹贡》 雍州:“漆沮既从”; 导渭,“又东过漆、沮,入于河”。《清一统志

  • 瓠子河

    古黄河支流。自今河南濮阳南分黄河水东出经山东鄄城、郓城南,折北经梁山西、阳谷东南,至阿城镇折东北经茌平县南,东注济水。《汉书·沟洫志》: 元光三年 (前132),“河决于瓠子 (今濮阳市西南),东南注

  • 玉州

    ①隋开皇七年(587)改平州置,治所在当阳县(今湖北当阳市)。辖境相当今湖北当阳、远安等市县地。九年(589)废。唐武德六年(623)改平州复置玉州,八年(625)废。②隋平陈后置,治所在今湖南汨罗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