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南港镇

南港镇

即今安徽舒城县东南南港镇。清光绪 《舒城县志》 卷7: 南港镇在 “县南二十里”。


(1)在安徽省舒城县东部、南港河北岸。面积60平方千米。人口3.9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南港,人口 2000。原为河汊港湾,又在县城以南,故名。1949年设南港乡,1958年改公社,1983年复设乡,1984年置。产稻、油菜籽、板栗、竹笋、茶叶。有铸造、制茶、面粉、水泥预制件、木材加工等厂。为县境东部农副产品重要集散地。合安公路经此。(2)在江西省上高县南部。面积85平方千米。人口1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南港,人口 1500。处蒙山北麓小港旁,宋代形成圩市。镇以驻地名。1949年为梅沙、上梅等乡,1957年合置南港乡。1958年改公社,1984年复置乡,1998年改置镇。产苎麻、油菜籽、生姜、大蒜和茶叶。有煤矿和农机、大理石、石灰、玻璃制品、麻纺等厂。上分公路经此。古迹有文峰塔、梅沙金锁桥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荷浦桥镇

    一名河埠桥。即今江西临川市南五十里河埠乡。清同治 《临川县志》 卷1下: 九十八都有河埠墟。

  • 临沅山

    亦名林源山。在今广东曲江县北。《续汉书 ·郡国志》 曲江县注: “ 《始兴郡记》,县北有临沅山。”

  • 三嶷山

    在今山西临猗县西北三十里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:河东郡桑泉县有“三嶷山”。《寰宇记》卷46临晋县:三嶷山“三山鼎足,因名”。古山名。即今山西省临猗县西北大嶷山、小嶷山。《太平寰宇记》:其山“三山鼎足,因名

  • 瓦窑镇

    在民国间设,属冀县。即今河北冀州市南李瓦窑乡。在江苏省新沂市西北部。面积55平方千米。人口3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瓦窑,人口4800。相传清乾隆年间,曾在此建窑烧砖瓦盖侍卫府,故名。1949年为瓦窑区,

  • 居延海

    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境。弱水 (今额济纳河) 自张掖北流,至下游分为东河、西河等河,汇潴于此。《水经注》 卷40: 居延泽 “形如月生五日”。唐以后通称居延海。本为一湖,其后中段淤塞,遂成二泊。汉人称

  • 中村寨

    在今山西屯留县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潞安府》 “霜泽寨”条下:中村寨“在县西一百里,接沁源县界。俱明嘉靖十一年筑”。

  • 扎赉诺尔

    即今内蒙古满洲里市东南扎赉诺尔矿区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:胪滨府有扎赉诺尔车站,为中东铁路车站之一。此地早在20世纪40年代即有古人类头骨和古动物化石出土。古人类头骨化石经考古学家认定为“扎赉诺尔人”。

  • 都斤山

    即于都斤山,今蒙古国西南之杭爱山。《隋书· 突厥传》: 摄罗 “号伊利俱卢设莫何始波罗可汗,一号沙钵略。治都斤山”。《新唐书·突厥传》: “突厥阿史那氏,盖古匈奴北部也。……可汗建廷都斤山,牙门树金狼

  • 临晋关

    又名河关、蒲坂关、蒲津关。战国魏置,故址在今陕西大荔县朝邑镇东黄河西岸。《史记·曹相国世家》: 参 “以中尉从汉王出临晋关”。即此。战国魏置,在临晋(今陕西大荔县东北)城东黄河西岸,故名。西汉改名蒲津

  • 龙泉百户所

    明洪武年间置,在今江西遂川县城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7吉安府“附见”:龙泉守御百户所“在(龙泉)县治东。洪武七年置,三十二年革。永乐二年复置,隶赣州卫左千户所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