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浦亭
唐建。故址在今江西南昌市西南桥步门外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26隆兴府: 南浦亭 “在广润门外。下瞰南浦,往来舟舣于此。在唐固已有之。王荆公诗云: 南浦随花去,回舟路已迷。暗香无觅处,日落画桥西”。明置南浦驿。
唐建。故址在今江西南昌市西南桥步门外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26隆兴府: 南浦亭 “在广润门外。下瞰南浦,往来舟舣于此。在唐固已有之。王荆公诗云: 南浦随花去,回舟路已迷。暗香无觅处,日落画桥西”。明置南浦驿。
在今江西余干县城西。《寰宇记》卷107饶州余干县:白云城“在县西。隋末林士宏所筑。随州刺史刘长卿诗曰,孤城上与白云齐,万古萧条楚水西;官舍已空秋草没,女墙犹在夜乌啼”。即指此。
明洪武二十年 (1387) 置,属镇东卫。治所即今福建长乐市东北梅花镇。清康熙三年(1664) 废。明洪武二十年(1387年)置,治今福建省长乐市东北梅花镇。属镇东卫。清康熙三年(1664年)废。
在今河南原阳县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怀庆府》:文侯乡“在阳武县西北二十五里。汉丞相张苍故里”。在今河南省原阳县西北。西汉丞相张苍故里。
在今湖北谷城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9谷城县: 袁曹洲 “在县东五里。相传曹操、袁术尝争渡于此,故名。今亦谓之袁曹渡”。
东汉建安二十一年(216)刘备置,属固陵郡。治所在今四川开县南二里。《寰宇记》卷137开州开江县:蜀先主置汉丰县,“以汉土丰盛为名”。三国蜀汉属巴东郡。西晋废,后复置。北周武帝时改为永宁县。古县名。东
亦作槎枒山。在今安徽定远县西七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1定远县: 槎牙山 “以山势巑屼而名”。《清一统志·定远府》: 槎枒山 “其山巉岩,顶有三叉,奇拔可爱,中有洞曰芝岩洞”。
又名景亳、北亳,在今河南商丘县北。相传商汤曾都此。《尚书·伊训》: “造攻自鸣条,朕哉自亳。” 《水经· 汳水注》: “汳水又东径大蒙城北,自古不闻有二亳,疑即蒙亳也。所谓景薄,为北亳矣。” 《史记·
清置,属越嶲营。在今四川越西县东北越西河东岸河东乡。设把总驻守。
即今广东郁南县东南连滩镇。南朝梁于此设安遂县,唐改为晋康县。后又名晋康镇。明置晋康巡司驻此。
即今上海市闵行区东二十里朱行。相传北宋嘉祐年间有朱姓在此经商,后渐成集镇,名朱家巷,后谐音为朱家行。一说明尚书朱恩居此,故名。清光绪《江苏全省舆图》:华亭县东北有“朱家行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