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五泉县
北魏太和十一年 (487) 置,属澄城郡。治所即今陕西大荔县东朝邑镇。西魏改名朝邑县。
古县名。北魏太和十一年(487年)置,治今陕西省大荔县东南朝邑镇,属澄城郡。西魏废帝三年(554年)改名朝邑县。
北魏太和十一年 (487) 置,属澄城郡。治所即今陕西大荔县东朝邑镇。西魏改名朝邑县。
古县名。北魏太和十一年(487年)置,治今陕西省大荔县东南朝邑镇,属澄城郡。西魏废帝三年(554年)改名朝邑县。
即今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之东礁。1935年公布名称为东零丁礁。1947年改名东礁。
在今湖北大冶市东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大冶县:“又东有围炉山,出铁。”
元至元二十一年(1284)以避裕宗讳改隆兴路置,为江西行省治。治所在南昌、新建二县(今江西南昌市)。辖境相当今江西南昌、新建、丰城、进贤、奉新、靖安、武宁、修水等市县地。明初改为洪都府。元至元二十一年
①《尚书·禹贡》:“九山刊旅”,指九州的名山。《吕氏春秋·有始览》、《淮南子·墜形训》以会稽、泰山、王屋、首山、太华、岐山、太行、羊肠、孟门为九山。《史记·夏本纪》 司马贞《索隐》以汧山、壶口、砥柱、
即今湖南株洲县治渌口镇。《梁书·王僧辩传》: 承圣元年 (552),“湘江贼陆纳等攻破衡州刺史丁道贵于渌口”。即此。唐置渌口戍。明、清置巡司于此。又称渌口戍。即今湖南省株洲县驻地渌口镇。自古为军事交通
即今陕西神木县东南沙峁乡。1939年西北革命根据地神府县迁治于此。在陕西省神木县东南部。面积237平方千米。人口1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王桑塔,人口870。1951年设沙峁乡,1958年改公社,1984
即今山西平顺县东北石城镇。清置巡司于此。
①北魏延兴四年 (474) 置,属定阳郡。治所在今山西乡宁县西。北周属中阳郡。隋属文城郡。唐属慈州。五代唐改为乡宁县。②隋开皇十六年 (596) 置,属冀州。治所在今河北武邑县东北。大业初废。唐武德四
西汉置,属齐郡。治所在今山东青州市西南。东汉属齐国。西晋属东东莞郡。永嘉后废。
①唐武德三年(620)置,治所在太谷县(今山西太谷县)。辖境相当今山西太谷、祁县地。六年(623)废。②唐垂拱元年(685)改华州置,治所在郑县(今陕西华县)。辖境相当今陕西华县、华阴、潼关三县市及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