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华阳礁

华阳礁

在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,位于尹庆群礁的东端。为一新月形礁平台,长达5.5公里。退潮时露出。礁平台北侧有出水1.2—1.5米的礁石。中国渔民向称铜铳仔。1935年公布名称为克德郎礁。1947年改名华阳礁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黄蓬阱 (穽)

    又名南宁城。在今云南牟定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6楚雄府定远县: 南宁城 “在县南,地名黄蓬穽。《滇志》: 宋绍圣中段氏臣高昇泰专国政,命云南些么酋徙民三百户于黄蓬穽。元初立黄蓬穽百户,至元十二年改

  • 高凉郡

    ①东汉建安二十五年 (220) 孙权分合浦郡置,属交州。治所在思平县 (今广东恩平市北)。辖境相当今广东阳江、阳东、阳西、阳春、恩平、高州、茂名、电白等市县地。西晋治所移在安宁县 (今广东阳江市西)。

  • 淄乡镇

    北宋置,属邹平县。当在今山东邹平县地。

  • 巴林右翼旗

    本巴林部,清初建巴林左、右翼两旗,属内蒙古昭乌达盟。右翼旗驻托钵山(今巴林右旗驻地大板镇套白山下)。乾隆十九年(1754)迁今巴林右旗北五十里沙巴尔台苏木(“沙巴尔台”,蒙古语意为淤泥)。1912年复

  • 中兴场

    ①即今四川双流县东南华阳镇。清嘉庆《华阳县志》卷6:中兴场在“治东南三十五里”。1951年华阳县曾徙治于此。②即今四川璧山县南中兴乡。清同治《璧山县志》卷1:中兴场在“县南四十里”。

  • 大寒山

    即今青海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北与门源回族自治县交界之大达坂山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:大通县“北:大寒”。民国《大通志》第一部:大寒山“去县城北四十五里,居浩亹河之南,壁立千仞, 自西至东,横亘二百余里,划

  • 朱明阁

    即朱明门。为北魏平城内门阁。在今山西大同市东北。《水经·㶟水注》:白台“西即朱明阁,直侍之官出入所由也”。

  • 碉门安抚司

    五代后蜀置,属雅州。治所在今四川天全县。宋于此置碉门砦。

  • 楚堰

    即楚堨。在今河南邓州市西北六十里。《元和志》 卷21邓州临湍县: “楚堰,在县南八里。拥断湍水,高下相承八重,溉田五百余顷。”

  • 成山角

    在今山东荣成市东北六十八里龙须岛镇东,山东半岛最东端。因成山头伸向黄海的尖角得名。中日甲午战争在此发生, 日军进攻威海卫在此登陆。即“成山头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