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千金堨

千金堨

一名千金堰。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。三国魏太和五年(231)筑,积石为堰,堰谷水。《水经·谷水注》:谷水“东至千金堨。《河南十二县境薄》曰:‘河南县城东十五里有千金堨’。《洛阳记》曰:‘千金堨旧堰谷水,魏时更修此堰, 谓之千金堨。……堨是都水使者陈协所造’”。北魏杨衒之《洛阳伽蓝记》卷4:“长分桥西有千金堰,计其水利,日益千金,因以为名。”


又作千金堰。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北。东汉初张纯筑,三国魏太和五年(231年)重修。西晋张方入洛,破千金堨,颓毁殆尽。北魏太和中又重修。今废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哈尔套街

    即今辽宁彰武县西北九十里哈尔套镇。清光绪二十九年 (1903) 于此设县丞,民国改县佐。原名哈日陶力盖,蒙古语意为黑头山,以镇北低山呈黛色而得名。

  • 板固

    亦作柏固。在今浙江衢县东南四十五里。明置巡司于此。在今江西省衢州市东南。明初设巡检司于此,属衢州府。清废。

  • 牙鲁卫

    明永乐六年(1408)置,属奴儿干都司。在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东塔乌河流域。后废。又作雅鲁卫、也鲁卫。明永乐六年(1408年)置,治所不详。属奴儿干都司。辖区约今俄罗斯滨海边区塔乌河流域。后废。

  • 宣府巡抚

    明正统元年 (1436) 设巡抚宣府、大同,景泰二年 (1451) 另设大同巡抚,后时并时分。成化十四年 (1478) 始定设巡抚宣府地方,驻宣府镇(今河北宣化县)。辖北直隶延庆、保安两州及万全都司所

  • 何尾堰

    在今云南保山市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8保山县:何尾堰“在城南二十里。周广二里”。

  • 猴岭山

    在今河南济源市西北五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怀庆府一》: 猴岭山 “北接太行,有阻猿麓,俗称侯景山”。

  • 乌刺国

    唐西域国名。在今伊拉克幼发拉底河口巴士拉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广州东南海行,至提罗卢和国,“又西一日行,至乌剌国,乃大食国之弗利剌河,南入于海。小舟溯流,二日至末罗国,大食重镇也。又西北陆行千里,至茂

  • 洛封县

    唐乾封三年 (668) 置,属柳州。治所在今广西宜州市东洛东乡大曹村。元和十三年 (818)改为洛曹县。古县名。唐乾封三年(668年)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东大曹。属柳州。元和十三年(818年)

  • 杭坞

    即今浙江萧山市东三十二里航坞山。《越绝书》 卷8: “杭坞者,句践杭也,二百石长、买卒七士人,度之会夷,去县四十里。” 元、明以前,浙江走南大门,此山濒江南岸,历为兵家要地。

  • 金沙岭

    ①在今河北任丘市东四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3任丘县: 金沙岭,“以土阜参差而名,本无岭也。《志》 云: 岭回环断续,隐约蜿蜒,如见如伏,凡数十里。断处有细沙流出,如金星,因名”。②即金岭。今新疆天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