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北平郡

北平郡

①西晋改右北平郡置,属幽州。治所在徐无县(今河北遵化市东)。辖境约当今河北兴隆、天津市蓟运河下游以东,河北遵化、丰润及唐山以西地区。北魏太平真君七年(446)废。

②北魏孝昌中置,属定州。治所在北平城(今河北顺平县东北二十里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顺平、唐县等地。北齐废。

③北魏分辽西郡置,属平州。治所在新昌县(今河北卢龙县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卢龙、迁安县一带。北齐扩大至今河北长城以南、滦河流域以东地区。隋初废。大业初改平州为北平郡,治卢龙县(今卢龙县)。唐武德初改为平州,天宝初复为北平郡。乾元初复改为平州。后废。


(1)西晋改右北平郡置,治徐无县(今河北遵化市东)。属幽州。辖境相当今天津市蓟运河下游以北,河北省遵化、唐山等市县以西地区。北魏太平真君七年(446年)废。(2)北魏分辽西郡置,治新昌县(今河北卢龙县)。北齐辖境相当今河北省长城以南、滦河流域以东地区。隋开皇初废。(3)隋大业三年(607年)改平州置,治卢龙县(今属河北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省迁西、唐山等县市以东,抚宁县、昌黎县以西,长城以南地区。唐武德二年(619年)改为平州。天宝元年(742年)复改为北平郡,乾元元年(758年)又改为平州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华中抗日根据地

   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华中地区建立的敌后抗日根据地。包括江苏绝大部分,安徽、湖北的大部分,河南、浙江的一部分和湖南的一小部分。1938年春,新四军深入华中敌后,开展游击战争。5月,新四军一部挺进江南

  • 谢沐县

    西汉置,属苍梧郡。治所在今湖南江永县西南二十五里甘棠村。三国吴属临贺郡。南朝宋属临庆国。齐仍属临贺郡。隋开皇九年 (589) 并入永阳县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湖南省江永县西南谢沐乡,属苍梧郡。三国吴以

  • 油溪

    ①在今湖南新化县北。《清一统志·宝庆府一》: 油溪 “在新化县北三十里。源出维山,西流入资”。②在今四川璧山县南、江津市西,为长江支流。《元丰九域志》 卷8: 璧山县有 “油溪”。《清一统志 ·重庆府

  • 斜谷关

    在今陕西眉县西南三十里斜谷口。《三国志·蜀书 · 后主传》: 建兴十一年 (233) 冬,“亮使诸军运米,集于斜谷口,治斜谷邸阁”。后置关。

  • 赤谷城

    汉西域乌孙国都城。在今吉尔吉斯斯坦伊塞克湖东南伊什特克附近。《汉书·西域传》:乌孙国“大昆弥治赤谷城”。本西域乌孙国都。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河上源、中亚伊什提克一带。

  • 齐齐罕图卡伦

    清置,在今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东恰伦河(察林河)上游南岸。清道光《新疆识略》卷4伊犁舆图:察林河上游有齐齐罕图卡伦。徐松《西域水道记》卷4:哈尔奇喇水,“西北流,南汇尼楚衮哈尔奇喇水,折而北流经齐齐罕图

  • 四合镇

    即今四川大竹县东南一百二十里四合乡。《清一统志·绥定府二》:四合镇“在大竹县”。清设经制外委驻防。乾、嘉间曾设同知于此。(1)在辽宁省阜新市细河区西北部。面积86.8平方千米。人口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巩

  • 三河口镇

    ①即今江苏武进县东北三河口镇。清光绪《江苏全省舆图》阳湖县图:东有三河口镇。②在今陕西华阴市东北。当洛水、渭水入黄河之口。清光绪《陕西全省舆地图》华阴县:三河口镇“在县东北二十二里”。在湖北省麻城市东

  • 须溪

    即今江西贵溪县城西南西溪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5贵溪县 “芗溪” 条下: “ 《志》 云,须溪在县治西南。源出福建光泽县界之太源官山,经火烧山北,又北流历夏南乡,合三十六水,至中坑渡而入芗溪。其合处曰须口

  • 昂可剌

    元北境部族,又译盎吉剌。在今俄罗斯安加拉河及叶尼塞河中下游地区。《元史·地理志》 昂可剌者: “因水为名,附庸于吉利吉思,去大都二万五千余里。” 又载: 谦河流经吉利吉思境,“注于昂可剌河,北入于海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