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剑门山

剑门山

亦名梁山。即剑山。在今四川剑阁县北。《元和志》 卷33剑门县: “梁山,在县西南二十四里。即剑门山也。” 《寰宇记》 卷84剑门县: “大剑山至此有隘束之路,故曰剑门。” 《明一统志》 卷68保宁府:大剑山 “其山峭壁中断,两崖相嵚,如门之关,如剑之植,故又名剑门山”。今山东北—西南走向,长达七十余公里。主峰大剑门在剑阁县北。有七十二峰,极为壮观。三国时,蜀将姜维退屯剑门以拒魏将钟会,即此。


又称大剑山。在四川省北部剑阁县境内。由大剑山(古名梁山)和小剑山组成,呈东北—西南走向,为龙门山余脉。山体主要由砂岩、砾岩构成,北陡南缓。山峰北侧全为断崖峭壁,如天然城墙。海拔1000米左右,最高峰1248米。大剑山东北坡峭壁中断,两崖相峙,宽仅20米,似剑劈开,称为剑门,山名因之。自古有“剑门天下险”之说,历为自陕西入川最后门户,兵家必争之地。剑门蜀道,指从陕西省宁强入川,至广元、剑阁、梓潼的古栈道,绵亘150余千米,地势险要,自古有“蜀道难,难于上青天”之说。以剑门关为中心,众多名胜古迹组成剑门蜀道风景名胜区,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。辟有国家森林公园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东泾郡

    北魏置,属凉州。治所在台城县。当在今甘肃武威地区。后废。

  • 茜草坝

    在今四川泸州市东长江东岸茜草厂区办事处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泸州: “旧治在州东茜草坝,洪武中,徙此。”

  • 加哩林

    即今台湾台南县西南佳里镇。明陈第《东番记》:“其地……又有双溪口,加哩林。”即此。即今台湾省台南县西南佳里镇。始见于明。陈第《东番记》:“其地……又有双溪口,加哩林。”杜臻《彭湖台湾述略》作“茄哩屿”

  • 南坊前镇

    又名南方泉镇。即今江苏无锡市南三十里南泉镇。清光绪 《江苏全省舆图》 无锡县图: 南有坊前。民国 《江苏六十一县志》: 无锡县南有 “南坊前镇”。

  • 小盏西

    在今缅甸北部南太白江北岸的卡拉阳。清代属腾越州, 为万仞关控制地带。见《神护关图》。

  • 古州千户所

    元延祐七年(1320)置,属海西辽东哈思罕等处万户府。治所在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南郊海浪河注入牡丹江处古城。一说在今黑龙江省宁安市西南。后废。

  • 桑植安抚司

    元置,治所在今湖南桑植县西北五十里美坪峒。至正末废。明永乐四年 (1406) 复置,属九溪卫。清雍正七年 (1729) 废。元置,治今湖南省桑植县西北。属岳州。辖境相当今湖南省桑植县一带。至正末废。明

  • 白鹿营

    在今江西宁都县南五十里。三国吴于此置阳都县。

  • 牛屯

    在今江苏南京市东南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三嗣主传》:宝鼎元年(266),永安山贼施但等聚众数千人,劫皓庶弟永安侯谦出乌程,“至建业众万余人。丁固、诸葛靓逆之于牛屯,大战,但等败走。获谦,谦自杀”。《资治通

  • 青角门

    十六国前凉都城姑臧城 (今甘肃武威市)禁城东门,可直通城内主要宫殿谦光殿。《晋书· 吕纂载记》: “纂自青角门,升于谦光殿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