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利州东路

利州东路

南宋绍兴十四年(1144)分利州路置,治所在兴元府(今陕西汉中市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梓潼、南部、营山、平昌以北,陕西秦岭以南,宁强、勉县以东的汉中盆地一带。此后屡有分合。蒙古中统元年(1260)废。


南宋绍兴十四年(1144年)分利州路置,治兴元府(治今陕西汉中市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省平昌、通江等县以西,营山、南部、梓潼等县以北,广元、剑阁等市县以东及陕西省白河县以西、宁强县以东汉中地区。乾道四年(1168年)与利州西路复合为一,其后又有分合,嘉定十一年(1218年)再分,端平三年(1236年)后兵乱废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浮?山

    在今广西阳朔县东南。 《方舆纪要》卷107阳朔县: 浮��山 “在县东南十五里。 高出众山”。

  • 卑南县

    清光绪十八年 (1892) 置,属台湾省。治所即今台东县。光绪二十一年 (1895) 被日本侵占。古旧县名。清光绪十八年(1892年)改卑南厅置,治今台湾省台东县西北卑南乡。属台东州。1945年并入台

  • 板达营

    即今山东庆云县东十二里板营乡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3: 板达营,“ (明) 宣宗征高煦时,驻跸于此”。 《清一统志·天津府三》: “相传以板为营,故名。”

  • 太平宫

    隋建,在今陕西户县东南。《元和志》卷2鄠县:隋太平宫“在县东南三十一里,对太平谷,因名之”。隋、唐行宫。在今陕西省户县西南太平。隋建,“对太平谷,因名之”(《元和郡县志》)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贞观十八年

  • 环湖

    在今四川眉山县城西环湖巷。《明一统志》卷71 眉州: 环湖 “旧有沼,州人为矼梁塞之。宋魏了翁为守,特疏凿之……名之曰环湖。了翁为记”。

  • 杨泗庙

    即今陕西镇安县西杨泗乡。清光绪《镇安乡土志》卷下:城西有杨泗庙。

  • 提克德河

    又作田地河。即今俄罗斯阿穆尔州西北,结雅河支流提格达河。源出西北兴安岭。清乾隆《钦定盛京通志》 卷28: 提克德河 “索伦语,提克德,连阴雨也。(黑龙江) 城东北一千四百里”。清屠寄 《黑龙江舆地图说

  • 青林垭

    在今湖北兴山县东北。《清史稿· 地理志》 兴山县: “有关口垭、青林垭、猫儿关诸隘。” 民国 《湖北通志》 卷 36 兴山县: 青林垭,“ 《县志》: 在城东六十里。有右司把总驻防。康熙十二年,吴三桂

  • 罗汭

    在今湖南汨罗市。《左传》: 昭公五年 (前537),“楚子以驲至于罗汭”。又,“楚师济于罗汭”。《水经·汨水注》 谓罗汭即汨罗江。

  • 果城

    在今宁夏吴忠市北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 薄骨律镇城 “在河渚上,赫连果城也。桑果余林仍列洲上” 。